【第1句】:【天無二日,人無二理】不論在哪里發(fā)生的事情,規(guī)律和道 理是相同的。明代《西游記》:“天無二日,人無二理。養(yǎng)育 孩童,父精母血,懷胎十月,待時(shí)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漸成 體相。豈有不知之理!”
【第2句】:【孝重千斤,日減一斤】(諺)指父母死后守孝三年,孝心重千斤,一天減少一斤,三年千日,漸漸就會消失,沒了孝心。也泛指凡事時(shí)間一長,就會逐漸淡化,以至消失。
【第3句】:十字路口迷路——不分東西
【第4句】:【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謂渴望得到滿足。明代《金瓶 梅》:“西門慶就在月娘房中歇了。兩個(gè)是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 遇故知。歡愛之情,多不必說。”
【第5句】:【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話可以說得很圓滿,很圓滑。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你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 能把狗屎吹出花兒來。”
【第6句】:【一把年紀(jì)活到狗身上】年紀(jì)大沒有長進(jìn),做事不像人樣。 成語:馬齒徒增。茅盾《秋收》:“他覺得鎮(zhèn)上的老爺們也不 像‘老爺’了……而且因?yàn)樗麄儭蠣敗Γ惯B他老通寶 的一把年紀(jì)也活到狗身上去!”
【第7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屠刀:宰殺牲畜的刀。立地:立刻,馬上。原是佛教勸人悔改的話。比、喻改惡從善,做好人。“立地”又作“立刻”。例句:海蠻毫不畏縮,“你跟產(chǎn):豐特務(wù)外逃,當(dāng)然不是為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8句】:【敲開場鑼鼓】見“打開場鑼鼓”。
【第9句】:【此可忍,孰不可忍】釋義:此:這,這個(gè)。“此可忍”又作“是可忍”。孰:什么,哪個(gè)。這如果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例句:到現(xiàn)在,竟自屈膝自卑,叫外來的居上,此可忍,孰不可忍!
【第10句】:對牛吟詩——不入耳
【第11句】:媽媽讓我吃干凈碗底的米粒,我有點(diǎn)不樂意。她說:“你別小看那幾顆米,一天一口,一年一斗。”(河南·南陽)
【第12句】:【要想武功好,從小練到老】(諺)要想把武功練好,就得一輩子不停地練。指武功不是短時(shí)間能練好的,要長練不輟。
【第13句】:姐姐要去音樂班學(xué)習(xí)電子琴和小提琴。臨走時(shí),媽媽叮囑說:“去了好好學(xué),藝多不壓身。”(江蘇·東海)
【第14句】:打拳容易走步難。
【第15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釋義:比喻只要人在,雖少,也會像種子一樣,發(fā)展壯大起來“子”又作“籽”。例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別看我們游擊隊(duì)只剩下二十多個(gè)人,都是雷山的革命火種。火種本身不大,但它燃燒起來,就會引起漫山大火!
【第16句】:大風(fēng)里滾出的雷聲——白猖狂(鄂倫春族)
【第17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見不得陽光;見不得太陽
【第18句】:【物不平則鳴】(諺)比喻人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shí),就會嗚叫呼冤。
【第19句】:【天落饅頭,也要起早去拾】(諺)指機(jī)緣再好,也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20句】:關(guān)云長失荊州——大意
【第21句】:【丟飯碗】(慣)比喻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職業(yè)。
【第22句】:【吃個(gè)雞蛋還得挑四棱的】(慣)棱:棱角。形容過分挑剔苛求。
【第23句】:敲鑼賣糖——各干各行
【第24句】:【攀得高,跌得重】見“爬得高,跌得腫”。
【第25句】:【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賊不生】(諺)奸宄(guv):犯法作惡的人。指執(zhí)法嚴(yán)明,犯法作惡的現(xiàn)象自然就少;政令威嚴(yán),偷盜搶劫的事情就不易發(fā)生。指要使社會穩(wěn)定,必須嚴(yán)法清政。
【第26句】:高山上的筍子一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27句】:【伸手不打垂尾狗】(諺)指對于失勢與失意者,應(yīng)當(dāng)有憐憫心,不可無情撻伐。
【第28句】:【小孩兒口沒遮攔】(諺)指小孩子的嘴巴無禁無忌,想到就說,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計(jì)說話后果。
【第29句】:山上打鐘——有鳴(名)聲
【第30句】:【親戚不共財(cái),共財(cái)再不來】(諺)指親戚間不可在錢財(cái)上糾纏不清,不然就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
【第31句】:【還債容易還情難】(諺)情:人情。指人際間的情誼比錢財(cái)更寶貴。
【第32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jī),應(yīng)該軍法從事。”
【第33句】:【路不平,有人踩】釋義:事情不公平,就會有人過問。例句:“路不平,有人踩。他做的不對,別人就要說話。”
【第34句】:【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挽歌郎,替喪家唱挽歌的人。指事 前的要求在事后提出,被動。明代《水滸》:“眼望旌旗至,專 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 饑時(shí)飯,渴時(shí)漿謂正應(yīng)急需。成語:雪中送炭。明代 《古今小說》:“恰好王媼說起馬秀才,分明是饑時(shí)飯,渴時(shí) 漿,正搔著癢處。”
【第35句】:爸爸坐在沙發(fā)上說:“天太冷了。”媽媽一邊做飯一邊說:“冷的是閑人,餓的是饞人。”(河北·深縣)
【第36句】:老頭兒發(fā)脾氣——吹胡子瞪眼睛
【第37句】:【撒迷魂藥】(慣)迷魂藥:迷信指能迷失人本性的藥物。比喻用花言巧語迷惑人。
【第38句】:【笑掉了大牙沒人補(bǔ)】對譏笑者表示不滿。意即沒有什么 可笑的,當(dāng)心別笑出毛病來。沒人補(bǔ),也說:沒人拾。類似 的:笑掉了下巴,砸壞了腳面子。馮德英《苦菜花》:“笑什 么,笑?笑掉了大牙我可不給你們拾!”
【第39句】:【女大不由娘】(諺)指女兒長大了,自有主見,很多事就不聽母親的了。 也作女大不由娘作主。 女大不由母,兒大不由父。
【第40句】:【黃連樹下彈琴——苦中取樂】(歇)指在困苦中強(qiáng)作歡樂或自得其樂。 也作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 黃連樹下吹簫——苦中作樂。
【第41句】:老牛掉到水井里——有勁使不上;踢騰不開
【第42句】:【活人眼里伸拳頭】(慣)比喻太欺負(fù)人了。
【第43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諺)指要想給別人加上罪名,不愁找不到借口。
【第44句】:篙子撐船——竿子到底
【第45句】:【雞蛋殼兒里發(fā)面——沒有大發(fā)頭兒】(歇)發(fā)頭兒:本指發(fā)酵程度,轉(zhuǎn)指發(fā)達(dá)、發(fā)展程度。指沒有大的發(fā)展前途。 也作“雞蛋殼兒發(fā)面——沒多大發(fā)頭兒”。
【第46句】:【抓住籠頭就是馬】(慣)籠頭:套在騾馬等牲畜頭上用來系韁繩的東西,用皮條或繩子做成。比喻不管合不合要求,有一個(gè)算一個(gè)。
【第47句】:冬天,媽媽要我穿棉衣,我不肯。媽媽說:“河上都蓋蓋子了還不穿,啥時(shí)候才穿?”(江蘇·寶應(yīng))
【第48句】:【有錢難買不賣貨】(諺)別人不賣的貨,有錢也買不到。比喻別人不愿意的事,是強(qiáng)迫不得的。
【第49句】:【喜鵲落在樹上——各占一個(gè)枝兒】(歇)比喻人各有各的意見和主張,或各有各的道理。
【第50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越少越好。意即怕麻煩,不愿負(fù) 責(zé)任。海外陳若曦《二胡》:“祖父絕口不提孫子要出國的愿 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希望牽扯到自己身上。”
【第51句】:【打死老虎】(慣)比喻打擊已經(jīng)失勢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52句】:我問媽媽要錢買東西,媽媽說:“今天要,明天要,沙窩淘井,越淘越深。”(河南·新野)
【第53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諺)州官:古代一州的長官。指舊時(shí)官吏可以為非作歹,老百姓的正當(dāng)需要卻遭禁止。 也作“只興官家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
【第54句】:【教的言語不會說,有錢難買自主張】(諺)別人教的東西往往難以化成自己的東西說出來,做事貴在自己有主見,不盲從別人。
【第55句】:床頭雞叫——啼(提)醒
【第56句】:媽媽指揮爸爸干活,還沒等一件事干完,又催著干另一件事。爸爸笑著說:“就是滿屋子老鼠亂跑,兩只手也只能捂一個(gè)窟窿啊!”(河南·安陽)
【第57句】:【放著河水不洗船】釋義:比喻有條件不去利用。例句:五娘嘴頭子雖利害,倒也沒什么心,前日我和他嚷了,第二日爹到家,就和我說好話,說爹在他身邊偏的多,就是別的娘多讓我?guī)追郑惴彩碌┯袀€(gè)不瞞我,我放著河水不洗船,好做惡人?
【第58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慣)比喻人甘心落后,無論用軟的還是硬的辦法都不能使其上進(jìn)。
【第59句】:【藝高人膽大】(諺)藝:武藝。指武藝高強(qiáng)的人往往膽量就大。 也作藝高膽大,氣壯心明。 藝高人膽大,英雄出少年。
【第60句】:【病老虎的爪子還能搭死健牛呢】釋義:比喻任何時(shí)候不能小看、輕視強(qiáng)大者。例句:哦,哦,老弟,八路總歸是八路,莫看他們?nèi)松伲质莻枺±匣⒌淖ψ舆€能搭死健牛呢!
【第61句】:【叫花子】乞丐俗稱“叫花子”,那么乞丐為什么被稱為“叫花子”呢?有兩個(gè)出處。一是古時(shí)候天津的職業(yè)乞丐上街討飯時(shí),手中都拿著一根花棍,一路乞討,一路舞動,碰上惡狗當(dāng)?shù)溃蜇ぞ陀盟鼇泶蚬贩郎怼S捎诠髯由厦胬p著花紙條,系著小鈴鐺,耍起來會“叮當(dāng)”作響,所以俗稱打花棍,是天津職業(yè)乞丐行乞的象征。這乞丐是夠花哨的,故稱“叫花子”。二是如同化齋一樣,“叫化”也是一個(gè)動詞,叫化剩湯殘飯的人被稱為“叫化子”。這在元代的文學(xué)作品中較為常見。比如元代戲劇家張國賓的《合汗衫》:“我繞著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湯和這殘菜。”因?yàn)椤盎蓖盎ā敝C音,后來,人們就將“叫化子”俗稱“叫花子”。這就是“謂乞兒為花子”的由來。
【第62句】:【長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斷向前發(fā)展,也指催趕。馬 南邡《燕山夜話》:“許多年輕的人所創(chuàng)造的巨大成績,只能 證明一條基本規(guī)律,這就是新生的力量總是不斷在生長,總 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這真好像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換舊 人。”
【第63句】:【蒙在鼓里】(慣)比喻受蒙蔽,不明真相。 也作蒙在鼓肚里。 蒙到鼓里邊。
【第64句】:【說風(fēng)涼話】(慣)指站在一旁冷言冷語或諷刺挖苦別人。 也作“講風(fēng)涼話”。
【第65句】:殺豬的改行——放下屠刀
【第66句】:【挑水瞞不了井臺,上炕瞞不了鍋臺】(諺)鍋臺:我國北方農(nóng)村的鍋灶與炕洞相連,冬天便于取暖。挑水要上井臺,上炕要經(jīng)鍋臺。比喻做任何事情總瞞不過知根知底的人。
【第67句】:【嘴上天官賜福,肚子里男盜女娼】(慣)天官:道教所信奉的三神之一;三神也稱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傳說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天官賜福于人。指嘴上說得冠冕堂皇,思想行為卻卑鄙無恥。
【第68句】:【井里沒水四處討】(諺)井里沒有小時(shí)要到處去找,不能坐等著渴死。指遇到困窘的事,要積極想辦法,尋出路,不能坐以待斃。
【第69句】:【先道斷,后不亂】(諺)道:說。 指凡事先把條件講清楚,事后就不會發(fā)生麻煩,糾纏不清。
【第70句】:【見錢眼就鉆】(慣)比喻利用各科機(jī)會撈取錢財(cái)。
【第71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諺)記憶力再強(qiáng),也不如用筆把事記下來可靠。指筆記勝過記憶。 也作好記性當(dāng)不得爛筆頭。 好腦瓜子不如爛筆頭子。
【第72句】:兩個(gè)阿姨在吵架,媽媽走過去勸她們:“抬頭不見,低頭見,何必為一點(diǎn)小事兒扯不清呢?”(安徽·太湖)
【第73句】:【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慣)形容男女雙方品貌相當(dāng),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對,地產(chǎn)一雙。 天生一對,地成一雙。
【第74句】:【好俏不穿棉,凍死不可憐】(諺)俏:俊俏。一心追求外觀俊俏,嚴(yán)冬也不穿棉衣,這種人凍死也不必可憐。指為求外表美而不顧健康是不可取的。
【第75句】:【福從贊嘆生】(諺)贊嘆: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與感激。指得到人們普遍的、由衷的贊嘆,這才是真正的福氣。
【第76句】: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
【第77句】:媽媽每次炒苦瓜都放很多油,并說:“苦瓜沒油苦啾啾,茄子有油滑溜溜。”(江西·信豐)
【第78句】:【 如入無人之境】迅猛向前,沒有抵擋。成語:長驅(qū)直人。 古華《浮屠嶺》:“猶如一員古代的驍勇戰(zhàn)將,單槍匹馬,縱橫 馳騁,如入無人之境,真是出足了風(fēng)頭,耍盡了派頭。”
【第79句】:【割貓兒尾拌貓兒飯】(慣)比喻替當(dāng)事人辦事,花費(fèi)的是當(dāng)事人的錢。 也作割貓尾巴拌貓兒食。 將貓兒尾拌貓兒飯。
【第80句】:春天剛到,我就急著脫棉衣,奶奶在一旁說:“春寒四十五,三月還下桃花雪。春捂秋凍。你別這么急著換衣服。”(河南·焦作)
【第81句】:【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釋義:壞事很容易被人們知道。例句: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不大的工夫,寇家的丑事就傳遍了全胡同。
【第82句】:自從哥哥工作以后,媽媽總是買有營養(yǎng)的東西給哥哥吃,卻從來不給我買,還數(shù)落我:“別光看魚喝水,不看魚鰓漏;你哥哥每天上班勞累,不多給他加點(diǎn)營養(yǎng)怎么能行呢?”(安徽·滁州)
【第83句】:【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釋義:比喻哪里好到哪里去。例句:高富才神秘地說:“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人往高處走,咱朝山里搬。”
【第84句】:【人老惜子,貓老吃子】見“貓老吃子,人老惜子”。
【第85句】:【烏鴉彩鳳不同棲】(諺)比喻志趣高雅的君子,絕不會和低三下四的小人混在一起。
【第86句】:鴨子吃曲蟮——生吞活剝
【第87句】:【開夜車】(慣)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qū)W習(xí)。
【第88句】:【風(fēng)吹墻頭草——東吹西倒,西吹東倒】見“房上的草——哪邊刮風(fēng)哪邊倒”。
【第89句】:【大丈夫四海為家】釋義:有作為的男兒不戀家。例句:“大丈夫四海為家。喜財(cái),我勸你還是避一避的好。”
【第90句】:【要吃飛禽,鴿子、鵪鶉;要吃走獸,兔子、狗肉】(諺)鵪鶉(anchun):鳥名,小頭短尾巴,羽毛赤褐色,不善飛。指飛禽中,數(shù)鴿子和鵪鶉的肉最細(xì)嫩;走獸中,數(shù)兔子和狗的肉最美味。
【第91句】:【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諺)不測:無法預(yù)料。旦夕:早晚。指人的禍福命運(yùn)就像天空變幻的風(fēng)云一樣很難預(yù)測。 也作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無常禍福。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變。 天有不測的風(fēng)云,人有無端的禍福。
【第92句】:【三分鐘河?xùn)|,三分鐘河西】(慣)形容轉(zhuǎn)變很快。
【第93句】:【肥豬拱廟門——自來】(歇)指自己送上門來。
【第94句】:【山水還有相逢日,豈可人無會合時(shí)】(諺)山山水水都可能有相逢的機(jī)會,人別離后還能沒有再見面的一天?指人和人離別不必愁苦,定會有再見面的一天。
【第95句】:流水遇到阻力——泛起浪花
【第96句】:【杏核子——仁兒苦】見“山杏核——苦仁兒”。
【第97句】:【好貓兒不吃雞,好男兒不欺妻】(諺)就像好貓兒不吃雛雞一樣,好漢子絕不欺凌自己的妻子。指丈夫?qū)ζ拮樱粦?yīng)有愛護(hù)的義務(wù),不應(yīng)有壓迫的特權(quán)。 也作“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
【第98句】:奶奶總愛在私人小店里給我買衣服。每次買回來沒幾天,不是這兒綻線了,就是那兒拉鏈壞了,修補(bǔ)不停。再不,就重買新的。媽媽說:“圖便宜,買老牛,三年買兩頭。”(江蘇·南京)
【第99句】:【騎馬尋馬】釋義:比喻暫時(shí)做某一工作,同時(shí)尋找更好的工作。也比喻先取小利,再謀大利。例句:“如果收了我的實(shí)收,他自然照應(yīng)我。彼時(shí)間騎馬尋馬,只要弄到一筆大大的銀款,賺上百十兩扣頭,就有在里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