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一日游攻略
漢中市內及景點:比如古漢臺、拜、武侯祠、褒河石門水庫(古棧址)、南鄭縣的“南湖”紅寺湖”,城固縣的“南沙湖”等,這些地方都有公共汽車到達,往返方便。
漢中博物館 古漢臺 景點介紹:漢中博物館也即漢中古漢臺,曾是劉邦漢中封漢王時的行宮。
漢中市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被列為陜西省十大博物館之一。
園內古樹繁茂、修竹參差、亭榭遙相,雜以碧池內繁盛的荷葉,有江南水鄉(xiāng)之感。
這里有被喻為“國之瑰寶”、“書法寶庫”的漢魏摩崖刻石,它彌補了史書的缺漏,校正了史書的訛傳,堪稱是一部重要的石刻文獻。
交通:漢中市內乘坐
【第1句】:
【第21句】:23路公交車可達 門票:無(講解費用:每批次50元;語音導覽每次20元,如需接收器另加2元); 開放時間:夏季:上午8:00-下午18:00 冬季:上午8:30-下午17:30 拜將壇 景點介紹:拜將壇亦稱拜將臺,位于陜西漢中石城南門外。
南環(huán)中路南側有南北兩座土臺組成,臺高3米多,面積為7840平方米。
相傳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之地,也是劉邦重用人才而得天下的明證。
據(jù)網(wǎng)友反映,里邊其實沒有多少東西可看,要不是對歷史感興趣就可以不必來這里了。
交通:5路公交車拜將壇站下 門票:20元(旺季)15元(淡季) 武侯墓 武侯墓 景點介紹:武侯墓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長眠之地。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伐魏時,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軍中。
蜀漢朝廷按其遺命,歸葬于定軍山下。
諸葛亮生前輔佐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官至丞相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
千百年來人們稱其墓地為武侯墓。
交通:勉縣汽車站乘坐5路公交車,到武侯墓博物館下車 門票:淡季:25元 旺季:30元 開放時間:8:00-17:00 武侯祠 景點介紹:武侯祠在勉縣城西4公里的川陜公路邊上,與武侯墓隔漢江(古沔(念mian,三聲)水)遙遙相峙,自成一體,各具特色。
公元236年,即諸葛亮死后第29年,劉禪才下詔立祠。
當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祠址于定軍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
這是全國唯一由皇帝下詔并撥給銀兩修建的祠廟,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
交通:從漢中乘坐漢中——勉縣中巴車中途在武侯祠下車即到,車費5元;縣城乘3路公交車直達。
門票:10元 明信片門票11元(售票處有郵筒,可立即寄給親友) 開放時間:8:00-17:00 褒斜道 褒斜道 景點介紹:南起漢中褒城,北至關中斜峪關的褒斜道是古代關中與漢中相連接的最主要的通道。
褒斜道是我國歷史上開鑿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條棧道。
自漢末至五代,南北兵爭,皆取道褒斜。
楚漢相爭,劉邦采韓信之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中的“棧道”即指此;漢武帝時曾發(fā)數(shù)萬人治褒斜水道,欲使通漕運,未成;三國時,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就是就是由此道出秦嶺,分兵屯田于斜水。
交通:漢中市漢臺區(qū)乘21路公共汽車終點站河東店站下車。
102路公共汽車也能到達。
到終點站河東店后,還有四公里才能到達石門,這四公里的路只能乘蹦蹦車了。
門票:淡季(12月1日至2月底):30元 旺季:50元 南湖風景區(qū) 景點介紹:“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是南湖獨特的自然美景,南湖有陜西第一湖之贊譽,是漢中靈山秀水的集中體現(xiàn)者。
初聽南湖名字,以為就是一個湖,其實南湖并不是湖,只是用了湖作名字而已。
南湖其實是一個水庫,一個別有洞天的水庫。
能把水庫叫成湖,可見水庫的博大美麗了。
從水庫到湖的變遷,尤如草雞變鳳凰一樣,讓人驚喜驚奇。
怎么寫一篇研學旅行感受小文章
南湖南鄭縣南湖南湖公園位于漢中西南17公里的南鄭縣漢山腳下。
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立榭臥為一處幽美的游覽勝地南湖,即原強家灣水庫,始建于1954年,該區(qū)方圓4公里。
近年來省、地、縣投資近500萬元,將南湖初步建成為以山水自然景觀見長的公園。
景區(qū)青山常綠、河流密布、風光綺麗。
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是南湖獨特的自然美景,南湖有陜西第一湖之贊譽,是漢中靈山秀水的集中體現(xiàn)者。
2003年完成了景區(qū)整體綠化:羅漢島、大壩、主要景點及道路兩旁獨具匠心的綠化方案,表現(xiàn)出了極好的效果。
景區(qū)不但環(huán)境優(yōu)美,而且生態(tài)保護良好,為各類植物、鳥類、獸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共有野生植物近千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
動物近百種,在湖面、林間隨處可見鳥雀飛舞。
登攬月樓,可觀賞全湖風景。
景區(qū)山勢優(yōu)美,由七溝八梁、六十八個山嶺組成了風景區(qū)的主要框架。
景區(qū)綠樹成蔭、四季長青,松、柏、竹、杉、桂、茶樹等遍布山坡,與碧綠的湖水相呼應,形成了青山抱碧水,碧水繞青山的自然美景。
紅寺湖風景區(qū)紅寺湖風景區(qū)紅寺湖風景區(qū)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陜西漢中市西南25公里處的南鄭縣紅寺湖風景區(qū)是漢中境內最大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二南公路和青黃公路分別經(jīng)過庫區(qū)的首尾,已經(jīng)建成的西漢高速公路距景區(qū)15公里,交通便捷。
景區(qū)面積540多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240多萬平方米,林地面積300多萬平方米。
有鴛鴦、白鷺、錦雞、魚、蝦等20余種野生動物,松、杉、楓、楠竹、茶樹、油茶等近20余種植物。
她以其山水交融、植被豐茂、珍禽棲息、鄉(xiāng)情濃郁的自然風光形成了水域、自然、人文三類景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
山河堰山河堰風景區(qū)山河堰位于山清水秀的褒轂口,是劉邦駐軍漢中時,由蕭何和曹參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原灌溉南鄭、褒城兩縣部分地區(qū),現(xiàn)在使用的褒惠渠基本上是沿山河堰舊線修筑的。
其堰頭有三處,可截住褒河水用于灌溉農田,在歷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xiàn)在,在山河堰上仍可尋找到漢代的遺跡。
黎平國家森林公園黎平森林公園黎坪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漢中市西南部,南鄭縣元壩鎮(zhèn)境內,距離漢中市區(qū)65公里,是以森林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及現(xiàn)代人文景觀為主體,集山景、林景、石景、水景、氣候景觀和田園景觀為一體的山岳型森林公園。
黎坪國家森林公園規(guī)劃總面積4萬公頃,景區(qū)平均海拔1500米,森林覆蓋率達
【第88句】:2%,經(jīng)權威機構評估資源資產總價值約60億元人民幣。
現(xiàn)已探明的精品景點160余處,面積9403公頃,共劃分為黃楊河、黎坪、石馬山、冷壩四大景區(qū),為南鄭縣最新開發(fā)的也是最有潛在價值的旅游景區(qū) 南鄭地處秦嶺、巴山之間。
跌宕起伏的山川地勢,溫暖濕潤的海陸氣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陜南秦巴山地自然風竟和湖光山色。
紅寺湖川陜革命根據(jù)地觀后感300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向獻策說:“一舉而降,定漢中(時在建安二十年)。
不因此勢,以攻巴、蜀,而留、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
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廣農積谷,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備善之,乃率諸將進兵漢中,亦從行。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進屯陽平關(今陜西勉縣西北),與、張郃相拒。
直至次年正月,備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于定軍山(勉縣東南)作營。
引軍來爭,建言可擊,備使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斬淵。
三月,自長安由斜谷道來至漢中,備斂眾拒險,終不交鋒。
操軍逃亡者多,操以漢中險遠,糧運艱難,終于五月引諸軍退還長安。
遂有漢中。
劉備先已遣宜都太守從秭歸往北攻占房陵(郡城在今湖北房縣),得漢中后,又遣養(yǎng)子自漢中乘漢水下統(tǒng)達軍,與達會攻上庸(郡城在今湖北竹山縣西南)。
上庸太守申耽舉郡降。
備以耽領上庸太守,以耽弟儀為太守。
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立子禪為王太子。
備留漢中太守魏延鎮(zhèn)漢川。
自己率軍還成都。
西安游記600字
在中國有這么一句俗語:“看十年的中國在深圳,看百年的中國在上海,看千年的中國在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在西安。
”這次,我將探訪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去一覽它的風采
千人千面兵馬俑 談起西安,人們的腦海中就一定會出現(xiàn)一個響亮的名字——兵馬俑。
它位于秦始皇陵中,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是中國的藝術瑰寶。
來到一號坑,映入眼簾的是排著整齊隊伍的兵馬俑,遠遠望去,他們并無分別,仔細一看,他們個個都獨一無二,各有各的面相,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采奕奕;還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真可謂千人千面,神態(tài)各異。
咦
兵馬俑怎么排著橫著的隊伍
它們不是應該排成一列列的嗎
哦,原來,這些排頭軍就是率領士兵沖殺的突擊隊員,也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敢死隊”,正是因為這些軍人都具備舍己為人的精神,秦國才能一統(tǒng)天下,成為中國的霸主
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這延續(xù)東西三公里的珍貴的兵馬俑卻只占秦始皇陵墓的萬分之三,可想而知,兵馬俑在秦陵中是多么渺小,而秦陵又是多么龐大的工程
西安標志大雁塔 大雁塔自古以來就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傳說它是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歸來,為收藏所帶來的木材、布料、舍利而建造的,塔身七層。
在唐代,它還是一棟木質建筑;到明代,一層厚厚的磚塊包裹了大雁塔;民國時期,人們?yōu)榱四茏尨笱闼訄怨蹋衷谒捉ㄔ炝怂F(xiàn)在的大雁塔已是一位1362歲的高齡“老人”了,它見證了唐代至今中國的發(fā)展歷史。
今天我見到的大雁塔,不僅看到它古老的塔身,在它的南北廣場還欣賞到了美妙的噴泉表演,將古代建筑的藝術美與現(xiàn)代的科技美融為一體,讓人嘆為觀止
穿越歷史在陜博 來到了陜西歷史博物館,乘坐著“時空穿梭機”,我首先來到青銅器時代,一件件雕刻著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的青銅碗、青銅缸、青銅酒盅展現(xiàn)在我眼前,我想,這樣堅硬的青銅器,竟能雕刻出如此復雜的花紋,當時的工匠技術真不可想象
據(jù)說這樣精美的器皿只能有帝王們才能享用,那普通百姓用什么呢
是泥巴做的
木頭做的
這真是個未解之謎
在臨潼我目睹了千人千面、惟妙惟肖的秦兵馬俑,在陜博我還看到了漢兵馬俑、唐兵馬俑,但是這些俑個個都千篇一律,就好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那是因為暴戾的秦始皇不想讓這些能工巧匠透露地宮的秘密,把他們關在封閉的地宮里窒息而死,所以這些工藝就失傳了,直到今天,即使運用高科技也無法達到秦代的工藝,這也是中華藝術文明的一大損失。
西安是一支歌。
它將黃土高原的豪邁、關中平川的坦蕩和秦巴山區(qū)的婉約融匯在自己悠揚而久遠的旋律之中。
西安,不虛此行。
夸夸自己陜西的日記100字
夸夸我的家鄉(xiāng)作文450字 我的家鄉(xiāng)在陜西漢中,那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青山綠水;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每次想起總讓我無法忘懷,口水直下三千尺。
我的家鄉(xiāng)俗稱陜西的小江南,位于陜西南部,在秦嶺以南,巴山以北的一塊盆地城市,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漢江的發(fā)源地,地屬長江流域,是一個大平原。
漢中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北有秦嶺,南有巴山,山水秀麗,人杰地靈。
這里四季分明,適合多種生物的繁衍,也是國寶大熊貓和朱鹮的棲息地。
這里一年兩熟,不但是陜西最大的稻米產地,就連菜油的產量占全陜西的三分之一,說它是陜西物產最為富饒的地方也不為過。
漢中美麗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一個就叫南湖,初到時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快感
再看那湖水,晴天,湖水碧波蕩漾,陽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好似撒了一湖的金子;雨天,雨水打在湖面上,近看猶如一湖銀魚在躍動,放眼望去,蒙蒙朧朧,好似隔了一層層輕紗。
里面的魚各種各樣,多得數(shù)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湖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很多特產:香菇、木耳、橘子、茶葉、中藥材等等,近年來也都遠近聞名。
特色小吃菜豆腐、面皮、粉皮、罐罐茶、麻辣雞、核桃饃、臘肉等等也頗有名氣。
這些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來漢中參觀旅游。
如果你來到漢中游玩,熱情好客的漢中人一定會讓你玩得開心,吃的高興。
如果陜西要評選一座小吃城的話,那評選的結果肯定是我的家鄉(xiāng)——漢中
描寫華山的詩句有那些
西安市平原地區(qū)溫帶半濕潤大季風氣候,冷暖干濕四季分明季寒冷、風小、多霧、雪;春季溫暖、干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秋季涼爽,氣溫速降,秋淋明顯。
年平均氣溫
【第13句】: 0℃~
【第13句】: 7℃,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
【第1句】: 2℃~ 0. 0℃,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
【第26句】: 3℃~
【第26句】: 6℃,年極端最低氣溫-
【第21句】:2℃(藍田1991年12月28日),年極端最高氣溫
【第43句】: 4℃(長安1966年6月19日)。
年降水量5
【第22句】: 4~ 7
【第19句】: 5毫米,由北向南遞增。
7月、9月為兩個明顯降水高峰月。
年日照時數(shù)16
【第46句】: 1~ 21
【第14句】: 9小時,年主導風向各地有差異,西安市區(qū)為東北風,周至、戶縣為西風,高陵、臨潼為東東北風,長安為東南風,藍田為西北風。
氣象災害有干旱、連陰雨、暴雨、洪澇、城市內澇、冰雹、大風、干熱風、高溫、雷電、沙塵、大霧、霾、寒潮、低溫凍害。
---百度百科 西安
上一篇:寒假實踐活動家長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