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開展元宵節活動總結和收獲(5篇)元宵之夜,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上,碗里漂浮著白白嫩嫩的元宵。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組織開展元宵節活動總結和收獲匯編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1篇: 組織開展元宵節活動總結和收獲
一、設計意圖
在元宵節活動中,通過制作、了解、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玩燈、賞燈、吃元宵、劃旱船、舞龍、舞獅子等);
2.知道元宵節有賞燈猜謎的習俗,初步了解燈謎的結構,能積極參加猜謎活動,體驗猜想和推測的快樂。
3.鼓勵幼兒樂于表現,大膽創新,積極參與民俗表演,嘗試用多種形式參與慶祝傳統節日。
三、活動主題
三陽開泰鬧元宵
四、活動時間
2月15日-2月20日
五、活動地點
幼兒園及x小區
六、活動準備
1、以班級為單位海報宣傳:“馬到成功鬧元宵”,讓家長及幼兒了解幼兒園的主題活動內容,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2、提前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有關元宵節的來歷和內容的材料。
3、親子自制環保燈展。
4、猜燈謎。
5、中班幼兒親子自制旱船,組成旱船隊伍進行民俗表演。
6、大班幼兒分組組成旱船隊,舞獅隊、舞龍隊、秧歌隊進行民俗表演。
7、幼兒自備材料,全園教師幼兒共同自制元宵,品嘗元宵,并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加深幼兒對元宵制作過程的了解。
8、全體幼兒在幼兒園及濱江小區進行民俗展演。
七、活動過程
1、宣傳發動,元宵節特刊
讓家長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風俗,整個活動的流程及自己所要配合做的工作。
2、自制元宵花燈展
正月十二將親子共制環保花燈展示在大廳中,相互欣賞,花燈一定要牢固、結實、實用。
3、賞燈猜謎
(1)正月十四下午請家長參與“賞燈猜謎”活動。
(2)猜謎活動中,家長可將謎面念給孩子聽,啟發孩子自己猜中謎底。
4、元宵宴
正月十三上午各班組織幼兒在班上自己動手搓元宵,品嘗元宵。
5、馬到成功鬧元宵
正月十四上午全園幼兒一起民俗活動展演,幼兒分組組成旱船隊,舞獅隊、舞龍隊、秧歌隊在濱江小區進行民俗表演。正月十四下午在幼兒園里進行民俗表演,讓家長親身感受到歡天喜地鬧元宵。
第2篇: 組織開展元宵節活動總結和收獲
為讓員工度過一個溫馨、歡快的元宵佳節,經我們房地產公司工會研究決定,特組織“鬧元宵,猜燈謎”文化活動,擬訂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鬧元宵,猜燈謎”
二、活動時間
2月23日晚7:00整
三、活動地點
公司餐廳
四、活動準備
1、前期工作:由工會負責收集整理活動期間的各種燈謎及道具、活動背景制作、宣傳海報、購買獎品、水果、干果、飲料等。
2、場地布置:2月x日上午,由工會牽頭,行政部、機動能源部協助進行會場布置,懸掛準備元宵節燈謎(具體在餐廳四周拉上鐵絲,懸掛燈謎)。
3、活動期間:由公司行政部負責音響設備的調試及播放節日音樂,渲染氣氛;工會負責瓜子、花生、水果、飲料的裝盤及擺放工作;公司團委協助維持活動期間的秩序。
4、各分會安排專人協助工會負責組織猜謎活動的前期宣傳,包括人員通知,活動期間的獎品發放等工作。
5、活動結束:由各分會主席安排人員協助清掃場地,整理、歸還物品及道具等。
五、活動環節設置
第一環節:“你來比劃,我來猜”。由每桌推薦2名選手參與此環節的游戲(1個負責比劃,1個負責競猜)。
游戲規則:負責比劃的選手可以用語言和肢體動作來向猜詞者傳達信息,但不得說出詞中的任何一個字,不得同音/諧音,否則算犯規,此題作廢。猜不出可喊“過”!則換下一題,以在限定的時間內猜出最多的詞匯為最終勝利方。分數相同的組可加賽一次。
主持人負責此環節的規則介紹,流程掌控,氣氛渲染、提示工作人員獎品發放等。
第二環節:“猜燈謎”。由現場所有人員參與。
游戲規則:
1、猜謎者每猜一個燈謎,必須先到指定兌獎處核對謎底,確認正確無誤后,由巡視人員取下謎面交兌獎處,由工作人員進行登記后,方可領取獎品;猜錯者不領取獎品,謎面繼續保留使用。(謎面由巡視人員負責揭取,嚴禁猜謎者撕扯、或私自取下謎面)
2、猜對一條謎語兌換一份獎品。
3、謎語共計400條,其中:
第001-100條燈謎到一號兌獎桌核對答案;第101-200條燈謎到二號兌獎桌核對答案;第201-300條燈謎到三號兌獎桌核對答案;第301-400條燈謎到四號兌獎桌核對答案。
4、獎項設置:
共設置獎品400份,猜對一條謎語兌換一份獎品,獎品兌完,活動結束。
一至四號兌獎桌(點)工作人員由各分會委派,每桌(點)工作人員為3人,其中:謎底核對1人、謎面巡視1人,獎品登記1人。
抽獎環節:由現場所有人參與。
游戲規則:每位進場人員均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取得號碼牌1張,在第一環節進行中,可由主持人(或邀請公司領導層)負責現場抽獎,被抽到的號碼可獲得小禮品一份。
獎項設置:獎品10份。
六、活動注意事項
1、“比劃猜”環節現場在座人員不得提示,否則扣取犯規人員所在桌的分數1分;
2、“抽獎環節”只在第一環節中穿插,用于調節氣氛;
3、猜謎要有秩序,兌獎按先后順序排隊,不得大聲喧嘩,不得利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搜索答案,一經發現,按無效論處,不發獎品。
4、謎底猜出后,員工只需把謎面題號記住,到指定兌獎處向工作人員報告謎面題號及答案,回答正確由巡視人員取下相應謎面,回答錯誤則保留謎面繼續使用,嚴禁私自將謎面取下。
七、活動道具
1、制作燈謎用彩紙、鐵絲;
2、舞臺背景、海報;
3、水果、瓜子花生、飲料;
4、抽獎箱、抽獎號;
5、投影儀及筆記本電腦;
6、音箱設備;
7、小禮品410份。
八、活動費用預算
1、猜謎用彩紙:75元;
2、背景制作、宣傳海報:400元;
3、水果、瓜子花生、飲料:1500元;
4、禮品410份(含抽獎環節10份獎品)20元/份×410份=8200元。
費用合計:約1萬元。
第3篇: 組織開展元宵節活動總結和收獲
紅紅火火過大年,歡歡喜喜迎新春。春節、元宵節期間,渾源縣精心準備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全縣群眾和游客烹制了年味濃濃的文化大餐。
繽紛的彩燈掛滿古城,斑斕的艷樹交相輝映。春節期間,市民們逛靚麗燈展、賞精品書畫、看文藝演出、聽吹打演奏、去參加猜謎、到書館學習、觀公益電影、品專場晉劇,過足了年癮。“艷樹彩燈慶新春,流光溢彩耀古城”。白天的古城主街彩門林立,喜慶熱烈。在縣城中心,11米高的電子旺火節能環保,火光閃動,格外引人注目;中心廣場主題為“金猴鬧春”的大型彩燈,宏偉大氣、動靜結合,吸引了眾多的群眾觀賞拍照;東西南北四條主干街的四個彩門與路旁樹上桿上的彩燈相互輝映,烘為一體,讓人感受到猴年的喜慶;彩燈、彩門、燈組將春節的夜晚裝點得絢麗多彩、繽紛奪目,勾勒出了渾源年畫。夜幕的渾源彩燈閃亮,霓虹閃爍,呈現出唯美畫卷。除夕夜,一朵朵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將夜幕下的渾源縣城裝點得色彩斑斕,人們用絢爛的煙火點亮對新年的希望,表達著對新春的祈盼,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節日的大街上人流不斷,車流不息,人們著新裝,相互問候,互相致新春的祝福祝愿。
正月期間,渾源縣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熱烈的節日氣氛。縣文廣新局的書畫展廳里,觀展的人群絡繹不絕,用心欣賞全縣各界人士創作的書畫作品;“快樂閱讀、伴我成長”中小學生讀書有獎征文活動中,免費開放的縣圖書館成了孩子們每天充電的必去之處;在縣城伊怡雅影視城,為能看上全省好電影公益免費展映,影迷們早早的坐滿了放影廳;正月初七以來,恒管委門前,群眾文藝演出專場、民間戲曲演出、民間吹打樂演奏更是每日輪翻上陣,雖然天氣很冷,也沒能擋住群眾的喜慶之情,每場演出都吸引了近千名觀眾。初十以來舉行的第37屆有獎猜謎活動,更是吸引了眾多的謎友,大家聚集在謎題下,細心斟酌、認真思索,猜出的謎底和獲得的獎品,讓大家的感受到思考的樂趣;正月十二至十六,體育休閑廣場的“金猴鬧春”春節燈會、燈光秀表演和晉劇專場,每晚都吸引了眾多的群眾每晚都是場場爆滿。正月十四、十五上午,十多支文藝表演隊進行踩街表演,他們從縣醫院到山門處進行行進表演,各路演員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傾情演繹,各個表演隊的精彩表演,內容向上,催人奮進,將春節元宵節的文藝活動推向高潮。
第4篇: 組織開展元宵節活動總結和收獲
為了貫徹落實__市文明辦《關于春節和元宵節期間在全區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豐富全區人民節日精神文化生活,感受歡樂喜慶、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豐富春節、元宵節期間城鄉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歡樂喜慶、祥和文明的節日氛圍,引導人們繼承優良傳統,弘揚社會風尚,匯聚精神力量,示范區文明辦高度重視,組織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現將開展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為確保此次“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順利開展,示范區文明辦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工作部署會對春節、元宵節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制定下發了《關于在春節、元宵節期間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準備開展春節前夕大型慰問活動、春節期間志愿者服務、舞龍燈等活動,通過精心組織,把節日活動與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推進全區文明創建工作。
二、周密安排,全力開展。
1.大力開展慰問活動。
黨務工作部、社會事業部、各鎮辦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制定了詳細具體的《春節慰問活動實施方案》,積極開展“拜大年”、“送溫暖”活動,為貧困戶、困難戶送去過年生活必需品,幫助他們過上一個祥和溫暖的春節。采取結對幫扶、互幫互助等方式,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救助、情感陪護等服務。1月下旬至2月上旬,管委會、各鎮辦領導分別帶隊對全區進行了大型走訪慰問,合計慰問走訪城鄉低保戶、農村五保戶、優撫對象、百歲老人、孤兒、殘疾人、征地拆遷困難戶和特困老黨員等困難群體400多戶,發放春節走訪慰問金及物資30多萬元。
2.組織,努力營造節日氛圍。
各地精心組織,努力營造春節、元宵節期間“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氛圍,各社區、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春節慶祝活動,以猜燈謎等方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宣傳介紹春節、元宵節相關知識,傳播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節日理念,__、__社區在當地主干道、居民主要活動場所等掛放花燈、中國結等飾物,渲染節日氣氛。
3.廣泛發動,積極搭建各種活動平臺。
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為載體,廣泛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小小志愿者”、“日行一善”、“我有好習慣”、“節日小報”、“文明小博客”等實踐活動,引導和激勵未成年人崇尚美德、見賢思齊。放寒假前,區教育局下發了《關于春節和元宵節期間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各中小學校根據單位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了活動方案,并在放假前下發“寒假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明確活動的意義,確保“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全面、有序開展。
一是積極開展經典誦讀活動。
放假前夕,各學校紛紛組織開展迎新春誦讀活動,校園里洋溢著濃郁的詩意氛圍,同學們在誦讀時獲得了經典文學和傳統美德的熏陶。
二是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部分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志愿者到社區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家中開展親情關愛行動,幫助他們張貼對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拉家常;組織學生開展除塵保潔活動,使身邊的環境衛生煥然一新。
三是廣泛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
各學校利用假期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日行一善”、“節日小報”等實踐活動,引導和激勵未成年人崇尚美德、見賢思齊。
三、立足實際,務求實效。
區各鎮辦、各社區、企事業單位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三貼近”原則,結合社區、單位實際、當地特色:辦事處根據當地特色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豐富群眾生活,開展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暖冬”系列活動。一是組織社區工作人員走進各社區低保戶、殘疾人、孤寡老人和貧困學生家庭送慰問品和慰問金;二是組織紅領巾志愿者走進社區居委會、老人會、警務室貼春聯;三是組織轄區志愿者及在職黨員30人到社區主次干道交通路口文明值守活動。鎮協同各社區居委會組織群眾觀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建國大業》等電影,共播放電影10余次。組織志愿者到各群眾家庭及關鍵交通路口派發元旦春節期間安全教育手冊。
通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豐富了全區社區居民的節日生活,使全區人民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安全健康的春節,同時展現了示范區和諧宜居的良好形象,增強了全區的凝聚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