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某叔叔在賣橘子,我正要去買一些,小陳一把拉住我說:“別去,雞蛋過過他的手也要輕三分的。”(廣西·蒼梧)
【第2句】:【瞎子不怕刀,聾子不怕銃】(諺)銃:火銃,一種舊式火器。瞎子不怕刀,是因為看不見刀砍來;聾子不怕銃,是因為聽不見銃的響聲。 比喻愚昧無知的人看不到險情,所以做事莽撞。
【第3句】:【有志不在年高】釋義:人不在于年紀大小,貴在有志氣。例句:老人們含著淚說:“雨來是個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第4句】:【觸霉頭】(慣)指倒霉,遇上令人不快的事。
【第5句】:【小娘愛俏,鴇兒愛鈔】見“鴇兒愛鈔,姐兒愛俏”。
【第6句】:爸爸和爺爺一樣性情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就大發雷霆。奶奶常無可奈何地說:“唉,真是什么谷子碾什么米,什么老子有什么樣的兒啊!”(河北·行唐)
【第7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釋義:意為不可錯過時機。例句:今天梵梵暗暗下了決心,曉易不說,我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飯桌上的氣氛最適合拉家常了。
【第8句】:【等到黃河清】黃河水夾帶泥沙,渾濁。借指等待時間太 長,沒有指望。成語:遙遙無期。姚雪垠《李自成》:“如此世 界,我們負屈銜冤,實在無路昭雪。要想等到是非水落石 出,你就等吧,等到黃河清,日頭從西邊出來。”
【第9句】:舅舅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都很勤奮,踏實苦干。舅媽說:“做人不怕累,就怕整日坐在桌邊醉。只要勤勞肯干,日子總會慢慢好起來的!”(廣東·龍門)
【第10句】:【吃了迷魂藥/喝了迷魂湯】指被迷惑。浩然《山水情》:“兩 性之愛怪得很,掉落情網里的人,就如同吃到迷魂藥一般, 十有八九不顧前后。
【第11句】:【教人教心,澆花澆根】見“澆花要澆根,教人要教心”。
【第12句】:【雞毛飛不上天】借指人沒有能耐,成不了大事。亦可反 用。劉紹棠《二度梅》:“魚兒上不了樹,雞毛飛不上天,我天 生的不是官材。”
【第13句】:死馬當作活馬醫——妄想;想盡一切辦法
【第14句】:弟弟因為一件小事和同學吵起架來,媽媽見了,批評他說:“應忍且忍,該耐則耐,省事免災。你可不要學麻雀吃不下二兩谷二小肚量啊!”(浙江·余姚)
【第15句】:佛殿里的羅漢——肚子泥(一肚子疑)
【第16句】:【鮮花插在牛糞上】見“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第17句】:太陽底下點燈——多余
【第18句】:老牛掉進深泥潭——不能自拔
【第19句】:頭上站鴨子——頂呱呱
【第20句】:【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諺)早早來等候著,不如恰巧碰上。指好的機遇,遠比下苦功夫等待見效果。 也常作湊巧得到好處的詼諧語。 也作來得早不如趕得巧。 來早了不如碰巧了。
【第21句】:【吃了螢火蟲——肚子里明】(歇)螢火蟲:昆蟲,腹部末端有發光器,能發帶綠色的光。本指心里明亮,轉指心里明白。
【第22句】:國際商船——外行(航)
【第23句】:【大恩不言謝】(諺)大恩大德,不能用普通的謝禮來報答。指人有大恩于我,只能銘記在心,終生不忘。
【第24句】:含著骨頭露著肉——吞吞吐吐
【第25句】:鱷魚的眼淚——可憐不得;假慈悲;掩蓋不了兇相
【第26句】:【風是風火是火】(慣)形容著急、慌張或冒失的樣子。
【第27句】:【跳窩雞不下蛋】做事不安心,不專心,難以成功。《中國 青年報》(1982,7,13):“跳窩雞不下蛋這句俗話,我從小就 聽人說過,然而直到現在,我才理解了他的含義。跳窩雞為 什么不下蛋呢?我想,大概是這樣的雞對下蛋的窩過于挑 剔,總覺得自己這個蛋非同一般,一定要選一個最理想的窩 才肯下,而這樣的窩又總也找不到,于是跳來跳去,不僅耽 誤了下蛋時間,又使生蛋的機能開始蛻化。”
【第28句】:【剪不斷,理還亂】(慣)既難以割舍,又梳理不順。形容人的心理活動或感情很復雜。也形容頭緒太多,難以理清。
【第29句】:華佗治病——妙手回春
【第30句】:爸爸把豬娃賒給鄰村一個人,媽媽擔心人家賴著不給錢。爸爸說:“討價還價是買賣,賒賬賴賬兩不怪。不能怕賴賬就不敢做買賣。”(河南·輝縣)
【第31句】:長頸鹿脖子仙鶴腳——各有所長
【第32句】:放學后,我回到家,肚子很餓,平時最不愛吃饅頭的我,拿起一塊饅頭就吃起來。媽媽看著我笑笑說:“真是饑不擇食啊!”(河南·沈丘)
【第33句】:【藥方】“藥方”是為治病而組合起來的寫著若干種藥物的名稱、劑量加用法的紙張。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得病的,治病拿藥就得找大夫開“藥方”。那么,它為什么叫“藥方”呢?這得從古代的書寫材料說起。中國古代有一部書《儀禮·聘禮》說“百名以上書于策,不及百名書于方。”這里的“名”指文字,“策”是冊的通假字。“方”是“牘”的別名,是長方形的木板。這句話是說,如果文字長達百字以上就用簡冊書寫;如果不到百字,就用方(木牘)來書寫。由于藥方一般不超過一百個字,用一塊木牘很方便(漢代出土的木牘,大約一尺左右,寬度一般為三到十厘米),所以,醫生看病開藥方,一劑藥也可以用一塊牘寫完。甘肅省武威漢墓中就有把藥方寫在木牘上的實例。據專家考證,“藥方”之所以叫“方”,正是因為古代習慣把它寫在木牘上,因為木牘又叫“方”,“藥方”之名由此而來。
【第34句】:【披著羊皮的狼】兇惡者偽裝成溫順者。香港阮朗《香港 風情》:“碧姬是瞎了眼睛,連披著羊皮的狼——她都愛!”
【第35句】:【磨洋工】“磨洋工”一詞,一般多指消極怠工,干活磨磨蹭蹭。但它原來的含義不含有磨蹭、懶散的意思,而是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國舊式房屋,考究者要求“磨磚對縫”。磨磚,就是對磚的表面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年至1921年,美國用清政府的庚子賠款在北京建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共耗資500萬美元,占地33公頃,建筑質量要求很高,外觀上采取中國傳統的磨磚對縫、琉璃瓦頂。由于這項工程是外國人出資、設計,中國人稱之為“洋工”。協和醫院有主樓14座,又都是高層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而且工程質量要求很高,需要耐心、細致,“慢工出細活”,耗時很長,參加建筑工程的許多工人就把這一工序稱為“磨洋工”。 “磨洋工”可不是應付洋人,是轉義為貶義。
【第36句】: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第37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此語是指憂患使人勤奮、警覺,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致死。常用來激勵人們奮發圖強,于民于國同理。此典出自《孟子·告子下》:“人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戰國時期的孟子經常到各國游說,用事實勸諫那些國君:傳說中的虞舜曾當過農民。春秋時的管仲、孫叔敖、百里奚等人,有的被囚禁,有的隱居海濱,有的靠放牛度日。經過這些磨煉,他們后來都擔當了重要職務并成為很有成就的人。孟子指出:一個國家,如果經常處在安樂之中,在外沒有敵人來犯的憂慮,國法又不嚴,那么這個國家往往很快就會滅亡。中國的歷史反復證明了孟子的論斷是正確的。
【第38句】:張果老騎毛驢——背道而馳;往后看
【第39句】:無恥的人臉皮結實;無病的人身體結實。
【第40句】:【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銅】(諺)山那邊縱然有金子,也比不上到手的銅實在。指想望再好也只是想望,已得到的實惠無論多么小,卻實實在在歸自己所有。也指凡事寧求小而實,不務大而空。
【第41句】:【糖塊掉到蜜罐里——甜上加甜】(歇)形容生活非常幸福、美滿。
【第42句】:【一頭撞倒南墻】(慣)形容入固執、認死理,碰了釘子或遭到失敗也不回頭。也形容人立場堅定不動搖。
【第43句】:【大樹底下無豐草】草長趕不上樹長。謂環境不利,無法 競爭。類似的:茂林之下無豐草。政論圖書:“不是不進則 退,而是慢進則退。人家長得比你快得多,大樹底下無豐 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第44句】:【王八掉進灶坑里——又憋氣又窩火】(歇)氣:本指氣息,轉指怒氣。火:本指火兒,轉指火氣。指心里有怨氣或怒氣而發泄不出來。
【第45句】:心口窩里跑馬——寬宏大量
【第46句】:鄰家的大伯辦了個養雞場,雞蛋卻舍不得吃一個。村里人議論說:“竹匠用的漏底筐,木匠睡的缺腿床;賣鞋老婆赤腳走,賣鹽老漢喝淡湯。”(河南·鎮平)
【第47句】:【打鐵先得本身硬】(諺)指鐵匠自身強壯有力,才能把鐵打好。比喻處理問題或從事工作,必須自身的思想作風、才學技能過硬,才能得心應手。 也作打鐵得要鐵砧硬。 打鐵先得鐵錘硬。
【第48句】:【有牛使牛,沒牛使犢】以次者代替。犢,也說:驢。電視 劇:“俺也是沒有辦法,她爹病了,只好沒牛使犢,讓孩子也 幫著抬水。”
【第49句】:早晨,我穿好短衣短褲,準備到地里去拾麥子,媽媽卻叫我穿長衣長褲。我說:“麥熟天還穿那么厚?”媽媽說:“莊稼佬兒,不離襖兒。三伏天還凍壞剛出生的小娃娃,寒著呢!”(河南·中牟)
【第50句】:江灘上的石頭——有的是
【第51句】:【骨頭燒成灰】也認得謂記得清楚,確認無誤。或說:扒下 皮來也認得出。臺灣瓊瑤《幾度夕陽紅》:“盡管有那么多的 變化,但是,這個人,就是把他燒成灰,磨成粉,化成了泥,她 仍然能一眼就認出來!”
【第52句】:賈寶玉出家——看破紅塵
【第53句】:路邊含羞草——見人就低頭
【第54句】:山貍貓上樹——手腳利索
【第55句】:【老鴉占了鳳凰巢】(慣)比喻卑賤的人霸占了高貴人的位置。
【第56句】:【白事】為什么在我國把埋葬過世的人稱為“白事”,孝衣為什么只能是白色,這與古代人們信奉“五行理論”有關。白色,五行理論認為是西方之色,西方的對應物質是金屬,對應季節是秋季,秋季是收獲季節,農民用金屬工具收割莊稼時發出白光,所以,秋季是殺伐季節,甚至古代刑殺犯人也在秋季。又認為太白金星位于西方,傳說太白神的坐騎為白虎。白色有不吉之意,傳說黃昏時出現在西方天空的太白星主殺伐,所以,白色又象征殺伐,被看做與死亡相聯系的兇喪之色。辦喪事家人要穿戴白色衣帽和鞋,所以孝衣為白色。除此之外,喪家的挽聯、帳幔、登記親友捐送的份子錢上墻的紙張等都是白色的,切忌紅色和其他艷色,因此,稱埋人為“白事”。
【第57句】:【螞蟻啃骨頭】(慣)比喻靠一點一點不斷苦干來完成大的任務。
【第58句】:【泥牛入海無消息】不知道后來情況,沒有下文。成語:杳 如黃鶴。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此時那兩個錢莊干 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一個泥牛入海,永無消息。只得寫信 到上海去通知。”
【第59句】:隔道不下雨,隔村不死人——情況不一
【第60句】:【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諺)三:泛指多。字如果輾轉傳抄多次,魚字就會寫成魯字,虛字就會寫成虎字。指漢字傳抄的次數越多,出錯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作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字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第61句】:【粉絲】現在,“粉絲”是個使用頻率十分高的熱詞,相當于追星族。粉絲是個外來語,與粉絲、粉條這種大眾食品沒有任何關系。 “粉絲”是英文fans的音譯,原意是“熱心的追隨者”的意思。因為在中文里,說“我是他(她)的迷”這樣的話是不通的,必須在“迷”之前再加一個字,如“歌迷”、“影迷”、“球迷”等。在許多場合,這樣用起來還是繁瑣,為了方便,干脆就把“熱心的追隨者”——“粉絲”拿來使用,不管是歌迷、影迷、球迷,都可以直稱“我是某某的粉絲”。并迅速流傳開來。
【第62句】:墨里藏針——沒處尋;難尋
【第63句】:【肚饑吃好飯】(諺)指人在饑餓時食欲最盛,吃什么飯都香。
【第64句】:【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諺)三年不上親戚朋友處走動,該當是關系親密的,也會疏遠起來。指親友之間,貴在經常聯系,增進情誼。
【第65句】:錐子沾香油——又尖(奸)又滑
【第66句】:【能人背后有能人】(諺)能人:才能出眾、技藝超群的人。指能人之上,還有更了不起的能人。誡人不可自滿。 也作能人之上有能人。 能人之外有能人。 能人背后有能人,好漢背后有好漢。
【第67句】:我做作業的時候,本來要答周長是多少,可最后忘答了。媽媽檢查完作業后,說:“看來,周長是沒跟你拜年哪!”(江西·臨川)
【第68句】:【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見“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
【第69句】:【牛馬年,好收田】(諺)舊指每逢牛年和馬年,往往風調雨順,農業豐收。
【第70句】:【點燈不用油,耕田不用牛】不用油,用電;不用牛,用拖拉 機。形容農村機械化、電氣化的情景。柳青《創業史》:“年 輕人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犁地不用牛,是 幸福生活。”
【第71句】:導彈打色機——同歸于盡
【第72句】:【臟唐亂宋,都怪朝廷老兒不正】(諺)臟唐:唐王朝統治階級生活奢侈糜爛。亂宋:宋朝戰爭不斷,朝政混亂,忠奸不辨。指唐、宋臟亂,都怨皇帝自身不正。
【第73句】:星期一老師去開會時,我們班有幾位男同學大聲吵鬧。老師回來說:“貓子不在家,老鼠上籬笆。”(山東·文登)
【第74句】:肚里藏鐮刀——割心腸
【第75句】:【早起三朝當一工】(諺)三個早晨早些起床所干的活,抵得上一整天的工作量。指清晨工作效率高。
【第76句】:【我有黃金千萬兩,不因親者卻來親】(諺)指只要有了大量的金錢,無親無故的人也會來攀親結故。
【第77句】:牲口不上膘——料不到
【第78句】:【管閑事,落不是】(諺)閑事:跟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緊要的事。指插手管閑事,往往會落得是非纏身,受人指責。 也作管閑事,落閑事。 管閑事,生閑氣。
【第79句】:做飯,刷碗,洗衣服,媽媽說她天天忙得辮子不沾背。(江西·宜黃)
【第80句】:【蘿卜上扎刀,不是出血筒子】釋義:蘿卜_上扎刀,流不出血來。比喻人一毛不拔,是個吝嗇鬼。例句:到底李鴻云葫蘆里裝的什么藥,一下還摸不準,不要又上了李鴻云的當吧?蘿卜上扎刀,李鴻云也不是什么出血筒子。
【第81句】:【雞叫三遍天明亮】釋義:比喻黑暗總會過去,光明定會到來。例句:陶家媽媽!雞叫三遍天明亮,烈士們的血不是白流的。我們的力量比從前大得多了!革命總是要成功的。
【第82句】:【千口吃飯,主事一人】(諺)主事:主管事務。指一個群體里入員再多,出面主事的頭領只能是一個。
【第83句】:【一只腳棺材里,一只腳棺材外】謂處于死亡邊緣,或處于危 險境地。電視劇:“五十六歲了,快退休了,已經是一只腳跨 進棺材里了。”
【第84句】:背著虎皮進村寨——嚇唬老百姓
【第85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諺)不經受徹骨般的嚴寒,就不會有梅花開放的撲鼻清香。比喻人只有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煉,才能取得出類拔萃的功績。 也作“若無三冬霜雪侵,難有梅花放清香”。
【第86句】:蓮藕有節又有孔——以通不通
【第87句】:缸里盛酒——不在乎(壺)
【第88句】:【打攔頭雷】(慣)比喻竭力阻止。
【第89句】:【有飯大家吃,無飯大家餓】(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90句】:因為馬虎,我又把作業寫得一塌糊涂。爸爸說:“這孩子,什么時候才會有長進!”媽媽說:“生就的蒜臼長不成缸,隨他去吧。”(河南·孟津)
【第91句】:小偷拍照——賊相
【第92句】:【話不傳六耳】(諺)六耳:一人兩耳,六耳是三個人。指機密的話只可你知我知,不可傳到第三者的耳里。
【第93句】:【三魂不附體,七魄在他身】(慣)附體:附在身體上。魂魄到了他人身上。形容人不能控制自己。
【第94句】:【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慣)指人表面上和氣,背地里使壞。
【第95句】:【百尺高樓從地起】(諺)百尺高的樓房,也必須從平地建起。比喻任何大的事,都要從基礎抓起。
【第96句】:【抱著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相關 的:要錢不要命。成語:一錢如命。周立波《暴風驟雨》:“他 是抱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的老財閥,不能養活槍。他膽兒 又小,瞅著明晃晃的刺刀,還哆嗦呢。”
【第97句】:拔蘿卜栽蔥,攆狐貍來狼———茬比一茬辣,一伙比一伙兇
【第98句】:【鍋里有,碗里才有】局部依賴整體。或說:鍋里有米,碗里 有飯。袁靜《淮上人家》:“全中隊的工效提高,每一個分隊 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這就是我說的:鍋里有,碗里才能 有。”
【第99句】:大簍灑香油,滿地拾芝麻——得不償失
上一篇:去哪兒網最火的健康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