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讀了《西游記》,它主要講了唐僧去西天取經,路上收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做徒弟。孫悟空本領高強,豬悟能好吃懶做,沙悟凈忠心耿耿,師徒四人一路上歷經千難萬險,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讀了這本書,我認識了變化多端,本領高強的孫悟空;貪好女色,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沙僧;膽小怕事,慈悲為懷的唐僧……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我們要勤勞,自己的事自己干。
遇到危險,我們要像孫悟空那樣隨機應變,鎮定自若,不能忙亂,不能像唐僧那樣膽小怕事。但我們要像唐僧一樣懷有一顆善良的心。勞動時,我們要像沙僧一樣任勞任怨,不要叫苦叫累……《西游記》告訴了我很多,我一定要多讀幾遍,這樣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奉先屢信讒言吾當引以為戒《三國演義》的前十回,是故事的開張,亂世的始端。自古亂世出英雄,這個時代的奇人異事也特別多,劉備、關羽、張飛、董卓、呂布、袁紹、孫堅等,要么是手握重兵割據一方的梟雄,要么是武藝超群技壓群雄的虎將,為一個波瀾迭起,紛爭重重的時代奠定了基礎。前十回里最為世人所傳誦的,莫出“三英戰呂布“之右,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呂布的驍勇善戰,而是呂布為美人名馬,兩弒其父。第三回里,寫呂布本是丁原的義子,卻被李肅的一翻話,和黃金千兩,赤兔一匹,說得其翻臉不認人,是夜就提刀入帳,殺了丁原,取其首級,投奔董卓,且拜其為父。昨天的敵人,今天就變成了義父,翻臉的速度實在讓人嘆為觀止,殺人不眨眼的利索更是與其人中之龍的外表格格不入,令人扼腕嘆息。
其后第八、第九回,寫了呂布本來與董卓相處還算融洽,后來被王允的美人計離間,為了得到貂蟬,也為了出一口怨氣,竟再度手刃其父。雖說董卓亦是禍國殃民的奸臣,但既與之有父子之名,奈何執戟時卻無父子之想,又被別人的一翻言語,一條毒計,說得殺父投敵。至此,呂布已給世人留下了不忠不孝不義的印象,可惜其空有一身武藝,卻因輕信讒言,種下了使自己身敗名裂的惡果。大凡成大事者,無不是幼年立志,堅定不移,幾十年如一日奮斗,窮畢生之努力耕耘。周恩來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李小龍立志為華人地位而自強,之后奮發上進,歷經艱辛最終達成目標,名垂青史,受世人敬仰。
我們雖然不一定要流芳百世,但起碼也要效仿前人,修身明志,不屈不撓,就算不能治國安邦,救災濟世,亦能事業有成,造福一方,此成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