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分班后的感受400字六年級寫的就行
分班終于盼到開學了,我回到了久違的校園.老師沒變,同學們也沒變,一切都是原樣.坐在熟悉的教室里,我靜靜地等待著.一想到又可以與老師同學們一起快樂地學習、快樂地玩耍,我的心里就充滿著快樂與激動!老師終于走進了教室.原本喧鬧的同學們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但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興高采烈的心一下子跌進了萬丈深淵.老師平靜地說:“同學們,我們要分班了.請點到名字的同學出來排好隊.”分班!也就意味著,我將不能再與朝夕相處的好朋友和老師一起學習了?不,這怎么行?起了我和伙伴們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我想起我和好朋友們在大樹下比誰轉的呼啦圈多;我想起我和同學們頂著烈日,細心地往土里栽樹苗;我想起我和一大群小伙伴嬉鬧著爭羽毛球拍和羽毛球;我還想起……一幕幕的情景似乎昨天剛發生似的,我對同學有萬分的不舍.眼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同學被分到了別的班級,一種憂傷,一種失落,悄悄地涌上了心頭.再看看其他同學,有的剛才還在有說有笑,現在眼中都充滿著不舍.“熊欣然!”隨著老師的一聲,我也被無情地分去了別的班.我們來到了自己的新班級.看見了新的同學,看見了新的老師,我突然很想對自己說:“樂觀點!畢竟我們還可以經常看到對方,還可以在同一個校園里競爭和學習,不是嗎?分班還可以讓我認識更多的朋友,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未嘗不好?”是的,我要樂觀點,開心些.“天底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遵紀守法的心得體會 要500字的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
人人守法紀,凡事依法紀,才能社會安定,經濟發展。
什么叫遵紀守法呢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依法辦事,嚴格恪守法律規范就叫遵紀守法。
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
人走在馬路上行走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被車撞傷,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因為,世界上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
學校也有學校的“法”,學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國家的各種法令法規,也包括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紀律條令。
有的同學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
他們對校紀校規視而不見,忽視學校對中學生儀容儀表、待人接物、行為言語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不愛護公物、亂扔垃圾、抽煙喝酒、沉迷網絡、曠課、偷竊、為一點小事結伙打架等等……這些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不文明行為嚴重破壞了我們美好的校園人文環境。
這些違反校規校紀的同學并沒有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一個人的行為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習慣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性格,一種性格久而久之會成就一種命運。
命運不是一種偶然,而是行為的必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積小惡成大惡,最終必然自食惡果。
現如今青少年犯法已成為我國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勢在必行。
遵紀守法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一種資源。
人對社會有多大貢獻,他就有多大價值。
在這個意義上,做一個懂得遵紀守法的人并不“吃虧”。
一個有法制觀念的人,他的守法行為能夠促進他的人生發展,并且有利于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就好象,如果你誠實可靠,那么你就會獲得大家的信任。
這樣,你做任何事情就順利得多。
如果你關愛他人,你就容易得到別人的關心,從而形成有利于合作的環境和氛圍。
如果你保護自然環境,宜人的環境就是對你德行的回報。
因此,我們要從生活點滴做起,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法為鑒,可以曉規則。
”作為新時期中學生的我們,在學習中、生活中,都應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牢固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態度。
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一個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的人。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生活才會更加地美好。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 從身邊做起,一起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明天,做一個新世紀的遵紀守法的合格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