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孫儷拍羋月傳每集的報酬是多少
近日有消息稱廣電總局將推出“限薪令”,設每集薪酬上限。
據了解,正在拍攝《羋月傳》的孫儷傳出由原來的每集85萬元已減為每集50萬元。
圈內人怎么評價孫儷 生活中的她是什么樣的
日子一天天的過依然還沒有你的消息我到不是可以話拿起我己我問自己可不可以我問自己我問自己可不可以今晚我不太想回家因為有時會莫名的害怕或許此刻我需要一杯咖啡品味一下那苦的感覺好久沒有通過電話我實在不知道說些什么墻上還掛著你送我的那幅油畫到現在我也看不懂它你說我不懂生活又常常怪我太自我可是你真的是否知道這才是男人你說我不懂陪伴又責怪我 讓你太孤單可是你真的是否知道停下我拿什么買單我其實一直想你但卻又不愿聯系你默默等你回心轉意愛仍在原地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依然還沒有你的消息我到底是不是可以把電話拿起我問自己我問自己可不可以我問自己我問自己可不可以
苗族主要有哪些傳統節日、和民族風情
苗族是一個富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獨特鮮明。
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
【第1句】:農事活動節慶;
【第2句】:質交流節慶;
【第3句】: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
【第4句】:祭祀性節慶;
【第5句】:紀念性、慶賀性節慶。
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
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
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后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歌師節。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
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
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愿、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
9月(狗月或戌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
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日,諸如花山節等。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
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
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里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
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肴,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后幼。
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