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忍辱的人能負重,忠誠的人有朋友,寬容的人有幸福,謙虛的人有知識,嚴謹?shù)娜松馘e誤,虔誠的人易感應(yīng)神靈。
【第2句】:任何時候,都要做簡潔的自我,寬容對待生活,珍愛自己與身邊的每一個人。唯有如此,才可以擁有一顆干凈的琉璃心。縱是不經(jīng)意覆滿時光塵埃,也涇渭分明。
【第3句】:以從容的心態(tài),微笑面對人生;以樂觀的心態(tài),感悟云起雨落;以隨和的心境,靜觀花開花謝。用苦澀眼淚沖刷生活的酸楚,用時光沉淀情感的碎片!
【第4句】:始學(xué)工巧業(yè),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dāng)應(yīng)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yè),余一分藏密,以擬于貧乏。《雜阿含經(jīng)》卷四十八,第1283經(jīng)
【第5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愚昧不去思考道,最大的犯戒是聞道而沒有開悟,最大的浪費是虛度年華。
【第6句】:【禪心佛語】良知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很短暫,所以應(yīng)該趁著我們在這個世上的短暫過程里,作一些對自己和對別人有用的事情。
【第7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不在于自己有多高的學(xué)問,而在于自己有多少的“涵養(yǎng)”,可以安頓自己,也可以清醒別人。
【第8句】: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近鄰不可斷,朋友不可疏。女子重前夫,男兒愛后婦。好人多磨難,真愛無坦途。
【第9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落實在哪里?就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dāng)中,通過我們的身、通過我們的口、通過我們的心來改變自我。
【第10句】:【去除三毒】佛法很簡單,只要去除貪、瞋、癡三毒,就可以明心見性。生煩惱多,所以佛陀才開啟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
【第11句】:若可,做一朵開在歲月的閑花,落紅盡處,不求絢爛至極的繁華,但求一份恬淡清寧,在時光深處,找尋一種心靈的皈依。
【第12句】:【禪語人生】一定要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別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屬于自我的“難事”。一旦“發(fā)現(xiàn)自我”,就要盡力而為,但要全面了解自己和周圍的環(huán)境,知道適可而止。
【第13句】: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決痛苦的辦法。向上者,求證無上大涅槃;向善者,從一點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
【第14句】:【佛心禪語】比丘問佛陀:“佛,怎樣才能控制情緒,遇事不生氣呢?”佛陀:“深信因果,則不生迷惑,一切恩怨皆因果所致,無迷則無嗔。生氣,就好像自己喝毒藥而指望別人痛苦。”
【第1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凄絕的距離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互不相識,忽然有一天,他們相識,相愛,距離變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愛了,本來很近的兩個人,變得很遠,甚至比以前更遠。
【第16句】:【禪語人生】信仰也即信心,佛法當(dāng)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說佛法就是信仰的話,又顯得過于簡單了,由于信心僅僅是佛法的許多觀念之一。佛教的基礎(chǔ)和重點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
【第17句】:【禪心佛語】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強烈的欲望,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欲望,那么最好遠離那些令你迷惑的對象。
【第18句】:恒唯法師: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綠水無憂,因風(fēng)而皺。禪是解脫,不是纏縛。禪是看別人更客觀,更理解,更善意。
【第19句】:人總會陷入這個怪圈:得不到的想得到,得到的又怕失去,總覺得別人得到的比自己得到的要好。不過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得到的原本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第20句】:人的身體有殘缺不算苦,人性的殘缺才是真正的苦。因為世間的災(zāi)難禍害,大都是由手腳完好,但心靈殘缺的人所造成的。
【第21句】:在生活中,受到別人的冒犯時,不必將自己擺在弱者的位置思考自己受到的傷害,不妨擺在強者的位置,審視對方的行為,這樣你可能看得更清楚。
【第22句】:【千古賢文--老來難】年輕人,笑話咱,說我糊涂又裝憨。親朋老幼人人惱,兒孫媳婦個個嫌。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難嚼囫圇咽。一口不順就噎著,卡在嗓喉噎半天。真難受,顏色變,眼前生死兩可間。
【第23句】: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做人做事的起碼準(zhǔn)則。有違大勢者不為,順勢者必為;有損道德者不為,益德者必為;害人害己者不為,利人利己者必為。為或不為,當(dāng)細察之、慎思之。
【第24句】:【禪語人生】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第25句】:人應(yīng)該珍惜現(xiàn)在,減少憂慮。別去想著“未來一定發(fā)財”、“將來一定富貴”,誰知道將來能如何。現(xiàn)在過得好,活出了真我,就已經(jīng)很快樂,何必強迫自己把未來建設(shè)得輝煌無比呢?
【第26句】:所以,很多人聽到真理時會覺得不好受,因為每句都像針鋒一樣刺中他的心。但是如果不逃避,誠懇接受忠言之勸,且承認已做錯的事,就能增長智慧善根。
【第27句】:【禪語人生】形不具足:“非大德名聞,感致衣被、飲食、床臥、湯藥、眾具”,就是在德行方面修得還不夠,得不到居士們自發(fā)的恭敬與四事供養(yǎng),貧困交加,孤獨無援。
【第28句】:只需拈花一笑,萬千心事盡在其中。往事的腳步輕了,悄悄地走過歲月。一笑于休閑處,坐看時光著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寧靜。禪在心中,悟自心生。
【第29句】:【禪語人生】心中有善念,吉神隨之來;心中有惡念,惡鬼隨之來。明白這一點便可以差使鬼神。
【第30句】:【佛心禪語】“幸福,不是擁有一個人而是記住一個人。”有些美好一瞬就是永恒,有些感動一刻就是一生一世,心不大,它只裝那些留下深深烙印的東西,并一路攜帶著直到停止跳動。
【第31句】:【禪心佛語】圣者只能領(lǐng)受逆境,你沒有權(quán)力逃避逆境,也沒有理由逃避逆境,也不可能逃避這個逆境,因為因果是有定律的。
【第32句】:【禪心佛語】嵯峨怪石挺奇蹤,苔蘚猶存太古封。天未補完留待我,云看變化欲從龍。移山敢笑愚公拙,聽法疑曾虎阜逢。自此八風(fēng)吹不動,凌霄長伴兩三松。
【第33句】:【佛心禪語】佛教的真理猶如明燈,將遣除一切眾生的無明,并啟迪心靈的智慧。跟著真理的腳步,讓我們來一趟菩提之旅吧。這一定是一個寂靜與安詳?shù)穆贸獭?/p>
【第34句】:【佛心禪語】感情就像一條橡皮筋,你牽一頭,我牽一頭,兩人互相承諾永不分開。后來有一天,有一個人違背了承諾,松開了手,傷得最深的是那個死拉著感情不放的人!
【第35句】:【羅狀元醒世詩其22】堪嘆人心毒似蛇,誰知天道轉(zhuǎn)如車。去年妄取東鄰物,今日還歸北舍家。分外錢財湯潑雪,騙來田地水堆沙。若將狡譎為生計,恰似朝開暮落花。
【第36句】:【禪心佛語】萬物皆會變遷,而其不變的即是「法」。「法」不曾變遷,因為它就是真理。「法」的定義是「自然法則」。
【第37句】:在生活中,我們因為心中的雜念太多,往往會迷失了自己。在心中保持一份澄清,讓雜念沒有滋生之處,我們才能去除煩惱,找到真正清凈的自己。
【第38句】:【禪心佛語】當(dāng)然,面對專程來賠不是的師徒二人,農(nóng)婦也變得通情達理了,她還在老法師面前說都怨她本人,她不該嘲笑和辱罵前來化緣的小沙彌的。
【第39句】:【禪心佛語】發(fā)菩提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屬于大乘。發(fā)出離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屬于聲聞乘。
【第40句】:人需要改變的,往往不是環(huán)境,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生命是由一連串的因緣組成的,我們要體驗更深刻的生命,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靈性,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物質(zhì)生活。
【第41句】:修一善心,破百種惡。信善作福,積行不厭,信知陰德,久而必彰。《法句經(jīng)》卷上,明哲品
【第42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的人,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許多罪業(yè)。
【第43句】:【禪語人生】緣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歡你,有的人不喜歡你,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別人嗎?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執(zhí)著這些。
【第44句】:【禪心佛語】很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職業(yè)生涯初期都是從零開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歸零再歸零,他們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飛揚。
【第45句】:【佛心禪語】東陽鞠了一躬,返回寢室后,專心致志地用心參究這個公案。一陣輕妙的音樂從窗口飄入。“啊,有了,”他叫道,“我會了。”
【第46句】:天是星多月不明,地上官多理不清。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畫水無風(fēng)空作浪,繡花雖好不問香。平生只會量人短,何日回頭把自量。
【第47句】: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當(dāng)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第48句】: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常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zhuǎn)身不一定最軟弱。
【第49句】:【禪心佛語】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
【第50句】:【禪心佛語】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里人。聰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聰明之人,是戰(zhàn)勝別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戰(zhàn)勝自己的人。修心當(dāng)以凈心為要,修道當(dāng)以無我為基。
【第51句】:【經(jīng)典佛語】雜念無實性,也無法停留,來去如云,若執(zhí)有痕,不執(zhí)無跡,何需拒壓?菩提自性不被萬物染,不和萬物為伍,修與不修皆俱足萬法,但能起用,莫作別想.
【第52句】:一個人如果從年輕時就有信仰,老來自己可以看經(jīng)、念佛、禪坐,養(yǎng)成在生活中以佛為伴,以法為用,以僧為友,則老來不但不會孤單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豐富多采。
【第53句】:【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為五陰重云覆,如瓶內(nèi)燈光,不能顯現(xiàn)。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短暫而難得。追求的一切快樂與美好,其實都是一種知足和滿足…吉祥的酥油燈。
【第55句】:清高的人格,是由于能視富貴榮華如過眼煙云。我們能對物欲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增強一分。
【第56句】:【佛心禪語】習(xí)性是物欲所繞,稟性是人間的煩惱。能在道德場中盡義務(wù),身界算是脫出去了。會當(dāng)人的,脫出了心界。稟性化盡,才脫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第57句】:【佛心禪語】發(fā)怒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激化沖突,闖下很多大禍。憤怒是片刻的瘋狂,我們應(yīng)該控制情感,否則情感就會控制你。
【第58句】:【禪語人生】找到內(nèi)在的明師才算是找到究竟的法門,也只有找到內(nèi)在的明師才能真正的解渴、真正的開智慧,才會有大力量幫助眾生。
【第59句】:【禪語人生】一旦開悟,愛力會經(jīng)由你流到你的朋友、愛人、任何你想到或關(guān)心的人那里去。
【第60句】:【圣經(jīng)文案】59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34:8)
【第61句】:長歌可以當(dāng)哭,遠望可以當(dāng)歸。勸君莫打春來鳥,兒在巢中忘母歸。火炎昆崗,玉石俱焚。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既讀孔圣之書,必達周公之禮。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第62句】:所謂修行,即“修”心養(yǎng)性,端正“行”為,常存慚愧心勤勉精進。如修學(xué)而不精進,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沒有慚愧心;心無慚愧者,行為必然不端,遑論修心養(yǎng)性?
【第63句】:【禪心佛語】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yīng)能成人之美,涵養(yǎng)容人之德。
【第64句】:山川峻險景物美,道路艱難福更大。山高遮不住太陽,官大壓不倒鄉(xiāng)里。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山中人唯知自樂,天下事不在多言。
【第65句】:【只有寬容才能化解仇恨】非以恨止恨,唯無恨止恨。(《法句經(jīng)·雙品》)☆用仇恨的心是永遠都不能化解仇恨的,只有用寬容的心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第66句】:不求鎖定結(jié)局,只求曾經(jīng)努力;不求事事順意,只求心情美麗;不求左右別人,只求善待自己;不求馬到成功,只求堅定不移。
【第67句】:【佛心禪語】別人恭維你時,偷偷高興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當(dāng)真,因為那十有八九是哄你的;別人批評你時,稍稍不開心一下也無妨,但不可生氣,更不必?zé)溃驗槟鞘菍δ阕詈玫谋薏摺?/p>
【第68句】:【禪語人生】我們身上發(fā)生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比如突然生病了、飛機誤點了,這些看似偶然,背后實則有必然的復(fù)雜因緣。明白了這一點后,不管遇到什么逆境,都不必太抱怨。
【第69句】:世間事物無常,有形的物質(zhì)、有所求的愛,無法永久恒存。唯有無私、無求、無我的大愛,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
【第70句】:當(dāng)年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坷纏其身。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第71句】:【禪心佛語】人到無求,就會寧靜,就會淡泊,就會無怨無悔的去奉獻。齊白石說:“人譽之,一笑;人毀之,一笑。”人到無求,便會寵辱全然不放在心上,不會想入非非,不會滋生報復(fù)打擊的心理。
【第72句】:【禪心佛語】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
【第73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母親,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對我們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愛、那么的細心呵護。
【第74句】:佛性人人平等,不論在家或出家之學(xué)佛者,皆可修行正道,增長智慧福業(yè),因圓果滿成正覺。
【第75句】:【禪心佛語】但是,不久后,忽然得知先生對她不忠實,此后的日子便過得非常痛苦。盡管她知道要應(yīng)用師父的話,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做不到。
【第76句】:【禪心佛語】鍛造好心情,你會發(fā)現(xiàn),天更藍,水更碧,花兒更迷人,陽光更明媚,生命更健康,容顏更艷麗。天生萬物,天養(yǎng)萬物,一切其實無須擔(dān)心。你只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留任何遺憾…足矣。
【第77句】:【禪心佛語】奮起一念如倚天長劍,使煩惱魔軍逃竄無地。亦如紅爐猛火,使情識霜雪,銷爍無余。
【第78句】:【佛心禪語】慧忠禪師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說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實在你太辜負我了呀。”
【第79句】:持名要不緩不急,不散不昏,調(diào)攝得中,務(wù)使心中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吃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綿密不斷,猶如呼吸相似,不可斯須停止,俄頃間雜。(清)省庵(《思歸集》)
【第80句】:【禪心佛語】萬一他已經(jīng)正在做惡事,我們就憂愁不樂,心中常憐愍做惡的眾生,我們也有福了。
【第81句】:【禪語人生】要求所有的人,都和你持相同意見,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為意見分歧,才會有「賽馬會」的產(chǎn)生。
【第82句】:【佛心禪語】老人說:“普通人看花,聚精會神,將自己的精氣神,都傾瀉到花上去了,會看花的人,只是半覷著眼,似似乎乎的,反將花的精氣神,吸收到自己身中來了。”
【第83句】:【禪心佛語】每天早上醒來,你荷包里的最大資產(chǎn)是24個小時——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的材料。
【第84句】:心性須要修養(yǎng),就像生命需要滋潤一樣;心靈需要修繕,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樣。修德要身體力行,養(yǎng)性要心無雜念。修養(yǎng),要知羞而學(xué),知錯而改,知恥而思。
【第85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無論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煩惱念,不增執(zhí)著心,就是看破。人無恒常,事無恒久,順境時處之安然,逆境時處之泰然。
【第86句】:【經(jīng)典佛語】從懂因果、信因果到深信因果,是一個過程,深信因果的人就是覺悟的人,就能離苦得樂,少造很多業(yè).
【第87句】:【禪心佛語】人活一世,其實,有些東西,要學(xué)會思而勿亂;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棄;有些浮相,要甘于塵而不染。
【第88句】:【禪心佛語】僧人乃人天導(dǎo)師,三界模范,當(dāng)以教養(yǎng)心、以律嚴身,以維護黨的尊嚴為前提,以奉獻社會為人生大用。
【第89句】:考試就像稱體重,不會一兩天忽然加重了多少,也不會忽然一兩天減輕了多少。像稱體重那樣應(yīng)對高考,你就不會發(fā)揮失常,該考多少就一定能考多少!
【第90句】:【佛心禪語】恒順:水隨順不同的器皿顯現(xiàn)為不同的形態(tài),遇方則方,遇圓則圓。修正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時以善的方法來引導(dǎo),遇到惡人時以惡人接受的方式來度化。
【第91句】:【禪心佛語】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yè)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任然。
【第92句】: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每個消息都當(dāng)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當(dāng)成財富,就能把每個日子當(dāng)成好日子過。
【第93句】:自力修行,揚湯止沸,使盡解數(shù),全無效果;他力救度,釜底抽薪,不動聲色,鍋冷灶涼。
【第94句】:【禪心佛語】跌倒的時候,要能認識障礙,勇敢站起。失意的時候,要能自我檢討,再次出發(fā)。
【第95句】:師生之間不僅是靠知識結(jié)緣,更要靠德義相感。知識從哪位老師那兒都可以學(xué)到,老師的人格和品德,是學(xué)生從老師那兒得到的最具獨特價值的東西。
【第96句】:【佛心禪語】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一次是無知,絆倒兩次是愚蠢,絆倒三次是無藥可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被一塊石頭絆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同一塊石頭多次絆倒。
【第97句】:【禪語人生】知我所短,用我所長。矯正自己比矯正別人更有效果。不想改變自己的人,是沒有前途的。偉人在出爐一個方案之前,先否認了自己的九十九個方案。
【第98句】:在當(dāng)今社會,雖不需要我們舍身飼鷹,卻應(yīng)懂得只有博愛與寬容才能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
【第99句】:【禪心佛語】車如果沒有剎車,遇到危險的路段,就會出事。人如果沒有控制能力,當(dāng)自己的煩惱極度爆發(fā)時,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來。
上一篇:妙語生花,抖音很火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