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菩薩為化一眾生,普盡未來無量劫,如為一人一切爾,此救世者所住處。《華嚴經》卷七十七
【第2句】:【禪心佛語】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時識攝色,迷時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較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切念處,是名正覺。
【第3句】:日日不離苦,日日都是苦,與其叫苦連天,蹉跎了歲月,不如珍惜現在,減少憂慮,坦然生活。
【第4句】:一、不妄言:“妄言”就是不確實的言語,自己無法做到的事,卻說得天花亂墜。做人重在守信,言出必行,說誠實語,取得社會人群的信賴,更須守時盡責,“口出有實”。
【第5句】:打禪一開始便風雨大作,一結束卻風平浪靜媽媽體驗到真正的佛與魔的兵法。
【第6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不執于苦時,苦就漸漸遠了。不執于樂時,樂就漸漸近了。菩提綻放,明心了了,就給世界一個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擔待,一份寬容吧。
【第7句】: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圓覺經》卷上
【第8句】:【禪心佛語】所以,當你遇到快樂時,你要記得克制,因為得意忘形,忘形傷本,忘本失性。當你遇到時,你要退一步思想,因為退一步海闊天高。
【第9句】:與人和諧相處十六字訣: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對我錯。《星云大師講演集》(二),第252頁
【第10句】:參問之要在專一,不強作為,只守本分,須根腳有透脫處,明見本來面目。
【第11句】:【禪語人生】一個對父母都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團隊溝通好;一個和兄弟姐妹都處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團隊帶好。
【第12句】:通常人只在眾目昭彰下會注意自己的形象。真正的君子則是內外合一,表里一致,無須臾片刻違仁損德。
【第13句】:【禪心佛語】君子光明的德行受到創傷,這時再繼續前進是非常艱難的,聰明的辦法是收斂自己的光芒。
【第14句】:正勤不放逸云何四正斷?所謂未生不善洼不令生,已生不善法令正斷,未生善法令發生,已生善法令增長。《佛說法集名數經》
【第15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孝敬父母,不僅物質奉養,還要服從、尊重,才是既“孝”且“順”。
【第16句】:【禪語人生】業凈六根成慧眼,身無一物到茅庵。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作風波于世上,自無冰炭到胸中。
【第17句】:【禪心佛語】有奉獻意識會令人尊敬,有責任意識會令人感動,有進取意識會令人欽佩。坐上位置就要挑好擔子,只有挑好擔子的人才會得民心,才能積陰功。
【第18句】:【禪心佛語】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第19句】:【禪心佛語】男人——當他不屬于你時,讓你感嘆什么是完美;當她屬于你后,讓你感嘆什么是真實。
【第20句】:【禪心佛語】若能守住今天的功能,就稱為「道心」,能夠放開昨日的種種情事與雜念,叫作「去雜亂心」。
【第21句】:【唯美雅句】淺秋,微涼。盈一抹情懷于紅塵一隅,看一朵小花在無風處暗自妖嬈。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第22句】:【禪心佛語】人生難得,活著能做許多善事。這些事情能幫助人消除罪業。
【第23句】:眾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眾生勤修無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為下。《優婆塞戒經》卷一,集會品
【第24句】:學佛無須了解無常的道理,如能徹了此理,才能操縱自己的生命,來去自在,通向光明的境界。——證嚴法師
【第25句】:大智修行始是禪,禪門宜默不宜喧。萬般巧說爭如實,輸卻禪門總不言。——值殿官員
【第26句】:【佛心禪語】弘一法師在講經說法時曾提到智者大師的一句話:“世間色、聲、香、味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
【第27句】:【佛心禪語】不恥最后。即使慢,駛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目標。
【第28句】: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經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證嚴法師
【第29句】:不坐享其成,不貪戀享受智者學時即困苦,貪樂安住不成名,貪圖微小逸樂者,彼將不會得大樂。
【第30句】:【禪心佛語】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
【第31句】:問:“蟻身如是之小。本性與九界眾生一樣乎,或有減少?”答:“一勺水與一池水之濕性,并無有異。唯勺與池之水,各如其量而已。”——李炳南居士
【第32句】: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五十九倍。
【第33句】:【圣經文案】64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51:17)
【第34句】:【禪心佛語】當你想丟點什么的時候請注意,千萬別丟臉,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尊嚴。
【第35句】: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都是貪念惹的禍。如果舍掉了這些東西,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你爭我奪的情況發生,說到底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錢的犧牲品。
【第36句】:涅槃之相,凡有八事,何等為八?一者盡,二善性,三實,四真,五常,六樂,七我,八凈。是名涅槃。《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高貴德王品
【第37句】:【禪心佛語】道德用于為人處事,智慧用于明辯是非,禮儀用于接人待物,技巧用于買賣交易。
【第38句】:【心靈禪語】妒忌是人性的一個嚴重的弱點。這種弱點如果被擴大,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惡果。有一劑良藥可以克服這種弱點,那就是:對別人永遠心懷善意,。
【第39句】:【禪心佛語】改變觀念,就是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觀念,就是推陳出新,解放思想。
【第40句】:佛經中謂“菩薩十地”云:歡喜地——謂菩薩智理與佛同齊,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名歡喜地。
【第41句】:【禪心佛語】大家都知道,煩惱皆心生,殊不知,和諧健康,快樂幸福也是由心生。
【第42句】:【禪心佛語】靈魂因著凈化提升的需要來到地球,所有利益眾生、利益地球的修煉、修行都會讓靈魂凈化提升。
【第43句】:彌陀滅除我們的貪嗔煩惱,是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薪火雖去,鍋還是熱的,水還是燙的。凡夫生死薪火雖滅,現世煩惱依然。
【第44句】: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令無有遺余,是名畢竟空。(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三十一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不管你知不知覺,承不承認。
【第46句】:值得深思的一段話:我們忙的目的往往是享受生活,回報父母,滿足家庭,扶助孩子。忙的結果往往是:辜負了生活,遠離了父母,冷落了家庭,疏離了孩子。
【第47句】:【禪語人生】智慧人生。能夠對別人的誤解,堅守沉默。能夠對別人的屈辱,保持平靜。能夠對別人的失誤,不失謙和。
【第48句】:【禪心佛語】若未悟了,不學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忌法。
【第49句】:【佛心禪語】最好的改變方式,是我們跟內在力量溝通,然后它會改變我們。
【第50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幸福的;并不是終于得到了一束花,而是永遠被花包圍著。
【第51句】:【禪心佛語】當逆境來臨時,抱怨消沉與事無補,唯一的選擇是坦然面對,勇敢的砸碎痛苦,方能戰勝逆境,把逆境化為動力,更加發奮努力。
【第52句】:景氣或不景氣都是相對的。對有眼光的人來說,賺大錢的機會永遠存在。
【第53句】:【禪心佛語】古剎鐘聲,梵音悅耳,尋一面鏡子,看透前世今生,人生難免一塵不染,用智慧擦拭靈魂,清澈。山山水水,皆是一來一去。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生哪里重要,把心叫醒,閑下來,活下去。念佛無非念自心,念念自在便自在。
【第55句】:【經典佛語】財富有聚有散,權勢有起必有落,可成為功德資糧,也可成為地獄種子,人身有生必有死,只要經歷了就應該成長(超越),否則就是墮落.
【第56句】:佛說:如來說有我,其實并無一個我,而凡夫之人,把假我當做真我了。
【第57句】:【禪心佛語】當你把所有的愛和智慧都融入當下的生活,真真實實地感受生命的存在時,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幸福。
【第58句】:【佛心禪語】最后,了空終成為一代高僧。現實中的藍蓮花雖然凋零了,但是他心底的藍蓮花卻始終盛開著。開在心底的藍蓮花永遠不會凋零。
【第59句】:心靈禪語:自尊是一種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卻是一種自私和陷阱。別人的尊重是一種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則是命運崩潰的開始,也是警醒。
【第60句】:【圣經文案】267在我父的家里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14:2)
【第61句】:【禪語人生】唯有漂泊才能夠讓你自如,自信。處在這樣一個多元復雜的社會里,唯有漂泊才能夠讓你自強,自進。
【第62句】:【佛心禪語】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第63句】:【禪語人生】修行得自己來,靠自己的精進來啟發自己靈明的覺性,我們不能期望無修自成的果實。
【第64句】:【圣經文案】138他護庇人,搭救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跡奇事,救了但以理脫離獅子的口。(但6:27)
【第65句】:感恩是一個人最好的習慣。一個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恩的人,必定會熱愛生命。
【第66句】:【禪心佛語】前生好殺害生靈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說謊的,今生金性就強;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第67句】:【禪語人生】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多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68句】: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昏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地藏菩薩本愿經》卷下
【第69句】:做同一件善事,以世間善法的觀念,有所求而做,那就成了有漏善法;以無所求的心去做,就是無漏善法。
【第70句】:【禪心佛語】其實最好的日子,無非就是你在鬧,他在笑,如此溫暖過一生。
【第71句】:當一個人沒辦法自我教育時,也就無法再接受別人的教育,因為他的成長實已停止。
【第72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慣塵世,找禪師訴苦,禪師: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嗎?美玉還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第73句】:碼字和碼字很不一樣,有的能碼出快樂,有的會碼出痛苦;碼出利祿來者有之,碼出禍端來者亦有之。字是什么?就是個工具。
【第74句】:苦諦是四圣諦之一,也是最關鍵的一諦。佛教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
【第75句】: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來生。我們的前世已經來不及參加了,讓他去吧!我們希望有什么樣的來生,就把握今天吧!
【第76句】:【禪心佛語】仇恨貪婪占居了我們的心靈,從此我們將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此時的我們與魔鬼無異。人生哲學是效法坤卦的精神______包容、寂靜、柔和、奉獻、慈悲。
【第77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個人的幸福與否,完全取決于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
【第78句】:【禪語人生】這世界上并沒有所謂看法完全相同的人,眾生皆執著在自我的見解上。
【第79句】:天地有萬古,此身不易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人身難得,人命只在呼吸間,一失人身,萬古難得。
【第80句】:【禪語人生】眾人的路,眾人走,磕磕碰碰無可避免;天下情緣,天下結,聚聚散散無可厚非,理解,才能寬容;寬容,才有寧靜;看開,方能釋懷;看透,方能淡泊。
【第81句】:【禪心佛語】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第82句】:只有完全認識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接觸世界,但是往往認識自己比認識世界要困難得多。
【第83句】:【禪心佛語】今天修道,明天成佛,一橇就想挖成井,沒有這種道理,修行是“鐵桿磨繡針,功到自然成”。
【第84句】:【美句共賞】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第85句】:經常將歡喜、慈悲、榮耀、成就與人分享。(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86句】: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么?我們一定要保有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第87句】:唯有“南無阿彌陀佛”,是佛國傳來的妙好之音,讓我們的心得到寂靜休息、平安快樂。
【第88句】:【禪心佛語】好不可能永遠地好,壞也不能永遠地壞,都會變。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開了,就是智慧。
【第89句】:【心靈禪語】采一縷陽光,溫暖自己;掬一捧清泉,滋潤自己;拂一袖花香,芬芳自己;看一夕霞光,絢麗自己。用一種好心情,活一回自己的美麗人生。
【第90句】:【禪語人生】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91句】:【佛心禪語】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唯有不停凈化我們的身心,改變我們的氣質,并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保持長久的清靜。
【第92句】:【經典佛語】“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即天命所歸”。要想贏得人心,必須善于把握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弱點。人性如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第93句】:【禪心佛語】人生一世不外乎修德(做人),完善徳(做事),升華德(靈性修煉)。
【第94句】:【佛心禪語】做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自己責任;做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才能堪受人生擔當。
【第95句】:【禪心佛語】天下一切蒼生,既非善,也非惡,是沒有定性的。全都因環境和對象的不同,才會產生善惡的行為。
【第96句】:大功德的成就才有大智慧,你光在打坐里頭求智慧,這是小乘法門。(當代)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
【第97句】:【禪心佛語】吃素不是修行本身,而是修行的助緣,也是方便。智慧與慈悲才是修行的重點與核心。
【第98句】:名聲真正的用處在哪里一個人心中沒有智慧,沒有信仰的支撐,就無法恰當處理名聲。
【第99句】:【禪心佛語】佛用缽盛水或飯時,量總是恰到好處,吃完飯后也會感謝施主,并為大眾開示,令眾人普嘗法喜。
上一篇: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圖片【507】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