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隨王法草隨風】(諺)王法:國家的法律。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必須知法畏法,遵守法度,就像草順著風勢一樣,違抗不得。
【第2句】:【少吃咸魚少口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得麻煩。周立 波《山鄉巨變》:“我勸你少吃咸魚少口干,不要探這些匡殼 子事了,伢子也大了,再過幾年,他接得腳了,我們怕什么?”
【第3句】:【端誰的碗,受誰管】釋義:吃誰的飯,給誰干活,就得受誰管。例句:張楓林欲擒先縱,故意拿捏著說:“端誰的碗受誰管。人家蹺起腿來比咱們腦袋都高,不斗意氣,不生閑氣,閉著眼睛活著吧。”
【第4句】:某村有個姑娘,長得很漂亮。別人給她提親,一連說了好幾個她都不愿意,再也沒人給她說親了,結果只嫁給了條件很不好的一個人。人們說:“這就叫今天選,明天選,選一個窩窩罩住眼。”(河南·新野)
【第5句】:搟面杖抹油——光棍一條
【第6句】:【卷起毛邊說光邊】毛邊,指紙的邊緣不整齊。謂掩蓋缺 點,只說優點。《人民日報》(1981,8,29):“有些文章則是卷 起毛邊說光邊,最后不輕不重、不疼不癢捎上幾句,末尾還 來個‘總之,瑕不掩瑜’云云。”
【第7句】:【鐵身上的蚊子——無著嘴處】(歇)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指插不上嘴,無話可說。
【第8句】:【破船還有三千釘】見“船爛還有三千釘”。
【第9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間習俗,農歷臘月二十三送 灶,灶王爺上天要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情況,人們希望他能 說些好話,別說壞話。此是廚房中為灶王爺貼的對聯。借 指說好話,匯報好的情況。電視劇《共和國往事》:“絕對沒 有的事,您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千萬別匯報。”
【第10句】:【相思樹,連理枝】“相思樹”和“連理枝”比喻男女愛情忠貞不移。典出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據載,宋康王偶見一美貌女子,原來,此女是宋康王的舍人韓憑的老婆何氏。宋康王不顧君臣關系,硬是把何氏弄到手。韓憑不滿,宋康王就給他定罪,并發配邊境修筑城墻。韓憑的老婆何氏寫了一封信,偷偷送給勞改的丈夫。信中寫道:“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意思是說,她的幽怨很多,雖思念丈夫,可河水太深,不能見面,對夫發誓,要死的決心下定了。后被宋康王發現,韓憑自縊身亡。盡管丈夫已死,何氏還是不肯屈從宋康王,她又寫了一首《烏鵲歌》表明志向,歌日:“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意思是說,南山有烏鵲,你在北山布羅網,你拿我有什么辦法,烏鵲不羨鳳凰,妾身不靠宋王。有一天,宋康王與她登高吹風,她縱身一跳,左右侍從伸手一抓,只抓住了衣服碎片,那些衣服碎片,立刻化作了五彩斑斕的蝴蝶,仿佛是從何氏靈魂里飛出的驚艷幻影。后世梁祝化蝶的創作靈感或許是從這里來的吧。何氏當場摔死,衣袋內有一份遺書,要求宋康王賜她與韓憑合葬。宋康王看罷暴跳如雷,叫人分離新舊兩墳,讓兩墳隔路相對,還狠狠地說:“你們夠恩愛的,看你們能合在一起!” 沒過多久,兩座墳墓上都長出梓樹,十來天竟有一抱之粗,而且樹干彎曲,互相靠攏,不但地下樹根交錯纏繞,樹上枝Y也慢慢糾合難分。不知哪來的兩只鴛鴦,每天棲于樹上,依偎哀鳴,仿佛在控訴宋康王的暴虐,嘲笑他的無能。宋國人可憐韓憑夫妻,把這兩棵樹叫做“相思樹”。“相思樹,連理枝”典出于此。
【第11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慣)三界:佛教用語,指眾生輪回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稱構成各種物質的五種元素。原指超然于塵世之外,得道成仙;后指出家修行的人不問世俗之事,脫離世俗羈絆;現在多指人超脫于社會生活之外。 也作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12句】:口袋里冒煙——燒包
【第13句】:【挑水尋錯了碼頭】(慣)比喻找錯了地方。
【第14句】:【搗叉子】(慣)指故意挑毛病。
【第15句】:【 披著人皮的畜牲】謂喪失人性。類似的:白披一張人皮。 成語:衣冠禽獸。清代《二度梅》:“只是可惜圣上把那高官 厚祿與那些誤國的奸賊食了,又不能分君之憂患,立于廟堂 之上,白披一個人皮!”
【第16句】:我每次回家,小狗都跑到門口和我親熱。我說:“奶奶,狗也通人性吧?”奶奶笑著說:“豬有情,狗有義。在這點上,人畜是一樣的!”(湖南·瀏陽)
【第17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主觀客觀條件均極為不利,面 臨危險。臺灣李敖《啟發你的小故事》:“三十四年來,已經 面目全非,已經陷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世界。”
【第18句】:【 好一塊羊肉,落在狗嘴里】好東西被糟蹋了,可惜。明代 《水滸》:“自從武大郎娶得那個婦人之后,清河縣里有幾個 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里薅惱。那武大是個懦弱的 本分人,被這一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 在狗嘴里!”
【第19句】:奶奶問我們誰偷吃了葡萄,我們都說自己沒吃,只有表弟一個人支支吾吾地說不上話來。奶奶風趣地問表弟:“不吃魚,口不腥;不做賊,心不驚。是不是你?”(湖南·來陽)
【第20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釋義:不要求進取,只求保持現狀。例句:“岳父大人如此關懷這批苦力,中央軍知道了一定感激不盡的。……” “唉,老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是了!”
【第21句】:【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到】來必定有麻煩。老舍《四世同 堂》:“她知道,胖菊子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趟究竟 是為了什么?她咂摸不透。”
【第22句】:【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諺)索:繩索。比喻人在某方面受過大的驚嚇,再遇到類似情況就不由得心驚膽顫。 也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帶子。 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一回蛇咬腳,十年怕踩草。
【第23句】:【口服心不服】(慣)指雖然嘴上認了輸,心里卻不服氣。
【第24句】:【綁腿帶上繡山水——畫長】(歇)綁腿帶:即綁腿,纏裹小腿的長布帶。畫:諧”話”。指說來話長。
【第25句】:鄰居爺兒倆為了點小事在吵架,奶奶聽見了勸道:“親人親,親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你倆都相互讓著點兒!”(河南·衛輝)
【第26句】:人家叫往東不敢往西——傀儡
【第27句】:【鳳凰落到老鴉群里】(慣)比喻優秀的人才或美麗的女子生活在貧窮、落后的人群中。
【第28句】:【話傳三遍假變真,藥方子抄三遍吃死人】(諺)傳言流傳多遍,假的也能傳成真的;藥方抄來寫去,容易把藥名弄錯,吃死病人。指謬誤流傳,害人不淺。
【第29句】:【不嗚則已,一鳴驚人】釋義:比喻—舉成名。例句:說來也是時來運轉,一次靈機一動,寫了篇《智劫生辰綱親歷記》,……此文被一家刊物作為壓卷之作刊發,引起轟動。于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肖讓步入文壇,還被延聘為外地一家雜志的顧問。
【第30句】:【強龍不壓地頭蛇】釋義:比喻外來人盡管厲害,也斗不過當地的勢力。例句:行者道:“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鄉之僧。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第31句】:【饞貓沒有不偷嘴的】釋義:比喻人沒有不貪便宜的。多指男女偷情。例句:俗話說,饞貓沒有不偷嘴的。她黃花魚宮月寶在幼小年輕的時候,就是個爹娘不管也管不住的嬌小姐,也是時代的風氣吹到了她的頭上,在娘家,她就跟一些公子少爺“自由”過。
【第32句】:【誠無垢,思無辱】(諺)垢:污穢。 指為人誠實無欺,就不會招來壞名聲;做事謀算周到,就不會招致羞辱。
【第33句】:東街的皮五好吃懶做,整天東游西逛,喜歡說大話。他見左鄰右舍陸續地建起了樓房,就對朋友夸口說:“我也要建樓房了。”這句話正好被他老婆聽見了。他老婆白了他一眼說:“家有黃金外有秤,左右鄰居天天稱。你有多少別人還能不知道?可別再夸口說大話了。”(江蘇·南莫)
【第34句】:【在城隨城,在鄉隨鄉】(諺)到了城里,就遵循城里的習俗;到了鄉里,就過鄉里的生活。指到什么地方就要遵循當地的風俗習慣。
【第35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釋義:項莊:項羽部下的武將。沛公:劉邦。《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和劉邦在鴻門會見,酒宴上,范增讓項莊舞劍助興,企圖乘機殺死劉邦。劉邦的謀臣張良見事危急,就對樊噲說:“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比喻某種言論行動表面上正當好聽,其實別有用心,另有企圖。例句:照我看,打郭批方不是終了,恐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第36句】:【年年防旱,夜夜防賊】(諺)農村年年都可能發生旱災,住屋夜夜都可能發生偷盜。指人要經常提高警惕,加強防范。
【第37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慣)比喻外表看起來很體面,內心卻很骯臟或什么也不懂。
【第38句】:【把天捅個窟窿】指傷害權威,惹了大禍。成語:膽大包 天。傳記圖書:“對于我這個將天捅了個窟窿的人,他不動 聲色的置我于黃巢墓前,其含義居心可謂昭然。”
【第39句】:【九牛去得一毛】(慣)形容損失非常少或所占比例極小。 也作“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第40句】:【螞蟻啃骨頭】(慣)比喻靠一點一點不斷苦干來完成大的任務。
【第41句】:【秋后的螞蚱,還能蹦幾蹦】釋義:螞蚱:即蚱蜢,一種昆蟲。螞蚱活不過冬天。比喻離死亡不遠。例句:貼墻根站著的賈正,不耐煩地朝炮樓的方向一瞥:“媽的,看你這秋后的螞蚱,還能蹦幾蹦?”
【第42句】:【山再高也高不過兩只腳】(諺)山嶺再高,攀登者都會把它踩在腳下。指任何險峻的高山人也能攀登上去。也泛指任何艱難險阻,人都能戰勝它。 也作山再高還在腳底板下。 山高高不過腳底板子。
【第43句】:【蛇鉆窟窿蛇知道】(諺)窟窿:指蛇藏身的洞。比喻人對自己所做的事心知肚明。
【第44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來居上
【第45句】:【掉書袋】(慣)指愛引經據典,賣弄才學。 也作“調書擔”。
【第46句】:【腳桿子上綁大鑼——走到哪兒都當當響】(歇)腳桿子:腿。當當響:本形容敲大鑼發出的響亮聲音,轉喻出色、過硬或有名聲。贊揚人無論到什么地方或在什么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或很有名氣。
【第47句】:【鉆腦袋不顧屁股】見“顧頭不顧尾”。
【第48句】:范進中舉——喜瘋了
【第49句】:【癩蛤蟆吃蒼蠅——將供嘴】(歇)將:方言,剛。指收入有限,剛夠吃飯。
【第50句】:【打破醋壇子】(慣)比喻在男女情愛上產生了強烈的嫉妒情緒。 也作“扳倒了醋缸”。
【第51句】:【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諺)閉住嘴巴,管住舌頭,不隨便講話,自然就保得安全,不會惹是生非。 指慎言可以免禍。
【第52句】:【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諺)相隔千里,民風就不相同;相隔百里,習俗就不一樣。指地域不同,民風民俗就互不相同。
【第53句】:【搖車里的爺爺,拄拐的孫孫】(諺)身臥搖車的小孩,卻是爺爺輩的;拄著拐棍的老人,卻是孫子輩的。指舊時的主子再小也是老爺,仆人再老也是下人。
【第54句】:冷爐打鐵——不成
【第55句】:【三行鼻涕兩行淚】(慣)形容哭得很傷心。 也作三行鼻涕,兩行眼淚。 三行鼻涕二串淚。
【第56句】:【拒人于千里之外】釋義:形容態度傲慢,沒有商量的余地。例句:杜秋葵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安天寶只有等下去,等來春到杜秋葵心頭那一天。
【第57句】:寧犯天公怒,莫惹眾人惱。
【第58句】:【沒事人一大堆】(慣)指裝作局外人,把事情推得干干凈凈。
【第59句】:梨樹底下摸帽子——惹人懷疑
【第60句】:【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氣,就能改變窮困的狀況。 李準《龍馬精神》:“常言說: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咱們是窮 隊,可是我們看到他和長水幾個沒明沒夜往前領著干,心里 總覺得有個依靠。”
【第61句】:鱉蛋上抹香油——圓滑;又圓又滑
【第62句】:【棉花里裹著針——軟里硬】(歇)本指軟里帶硬,轉喻表面和善而內心兇狠。 也作“棉花里面包圪針——柔中帶刺”。圪針:方言,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兒。
【第63句】:老鼠掉到大海里——失足不淺
【第64句】:【漁人觀水勢,獵人望鳥飛】(諺)指從事哪一行業,就會經常研究本職內的實際問題。
【第65句】:【掛在壁上的團魚——四腳無靠】(歇)團魚:鱉。比喻人陷入困境,難以擺脫。
【第66句】:【打死閻王,嚇煞小鬼】(諺)閻王:迷信傳說中陰曹地府掌管生死簿的主子。指只要打死了閻王,自然就鎮住了小鬼。比喻鎮壓住頭領,依附的人便不敢輕舉妄動。
【第67句】:【染缸里撈出白布來】(慣)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第68句】:【林子大了,什么鳥兒沒有】情況復雜,什么人都有。浩然 《艷陽天》:“十個指頭伸出來還不能一般齊哪,林子大了,什 么鳥兒沒有?這種人總歸是一個半個,成不了大氣候,您別 往心上放就是了。”
【第69句】:【 山好能容四面看】謂禁得起挑剔。記錄:“這樣的產品沒 得說,山好能容四面看,怎么著你也挑不出毛病。”
【第70句】:【士為知己者死】此語的意思是好男兒可以替知己的朋友去死,可用它形容人品剛直無私;也可形容為人有俠肝義膽,勇于為朋友赴湯蹈火,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此典出自《說苑·復恩》,講述了“士為知己者死”的來歷: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大夫鮑叔牙與管仲是好朋友,鮑叔牙死的時候管仲扎上衣襟,失聲痛哭,淚如雨下。侍從問道:“他不是你的父親,也不是你的兒子,您這樣傷心或許有什么原因吧?”管仲說:“這不是你們所能理解的。我曾與鮑叔牙到南陽(齊國的城邑,在今山東鄒縣)做生意,那時我在市場上多次受到羞辱,但鮑叔牙并不認為我怯懦,卻說我將有揚名于世的時候。鮑叔牙曾與我一起游說君主,但君主不愿接納我,而鮑叔牙也不認為我無能,卻說是因為我沒有遇到英明君主。鮑叔牙曾與我分取錢財,我自己經常多拿一份,鮑叔牙也不認為我貪心,而是知道因為我經濟拮據。生養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鮑叔牙。士為知己者死,何況為他盡哀呢?” 為此,人們總結出一個成語“鮑管之交”,成為后世結交的榜樣。
【第71句】:【砍一枝,損百株】(諺)砍傷一根樹枝,會使百株樹受損。比喻傷害一人,會連累相關的許多人。 也作砍一枝,損百枝。 砍一斧,震百枝。
【第72句】:【敢怒而不敢言】這一俗語的意思是心里憤怒但嘴上卻不敢說。此典出自唐代杜牧《樊川文集·阿房宮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阿房宮”是秦朝的宮殿,且早已被焚毀,杜牧何以想起要作此賦。原來,唐敬宗(李湛)時,大修宮殿,以致朝政昏亂,民不聊生。大詩人杜牧為了維護李唐王朝的封建統治,借助揭露秦朝統治者大修防房宮的奢侈荒淫,對唐敬宗進行諷諫,借古諷今。看來,杜牧也是敢怒而不敢言,顧此而言彼。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寫道:秦始皇應以自己的心去體會千萬人的心。秦人喜愛奢侈豪華,臣民百姓也都思念自己的家園。為什么把錙銖一般微小的東西都掠奪干凈,卻像泥沙一樣地去使用!使支撐棟梁的柱子多于田里辛勤勞動的農夫;梁上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織女還多;一顆顆的釘頭比糧倉里的谷粒還多;縱橫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要多;雜亂的管弦樂器聲音超過了集市上人們的說話聲。統治階級這樣的窮奢極欲,天下臣民嘴上不敢說,心里卻滿懷著無比的憤怒….|
【第73句】:【三國歸司馬】釋義:司馬:指司馬懿,原為曹魏政權的掌握軍權的大臣,后來發動了一次政變,誅滅了政敵,獨掌曹魏政權。比喻東西落在一個人手中。例句:這樣,兩個弟婦一改嫁,阿獅三碗倒成一鍋,“三國歸司馬”了。
【第74句】:【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慣)喬:假扮。喬家公:假冒的家長。指不管有沒有關系,都要裝出很親的樣子。譏諷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
【第75句】:黃瓜熬白菜——色貨
【第76句】:【山前有路你不走,飛蛾撲火自來投】釋義:比喻不走光明大道,自尋死路。例句:他冷笑一聲說:“我沒有把你一棍子夯死,就夠便宜的了,你竟敢闖山門,這可真是山前有路你不走,飛蛾撲火自來投!”
【第77句】:【紅日西升,高山起浪】(慣)比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第78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諺)人畢竟不是圣人賢人,誰能生來不犯錯誤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錯誤。 也作“人非圣賢,誰能無過”。
【第79句】:【話說三遍淡如水】(諺)三:泛指多。同一內容的話說上多遍,就會像清水一樣淡而無味。指說話不宜重復啰嗦。
【第80句】:【老母豬銜著象牙筷子——裝煞也是殺材】(歇)銜:用嘴含著。 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程度深。 殺材:該殺的料。指裝得再好,也沒有好下場。常含責罵意。
【第81句】:【兒女是娘身上的肉】見“孩子是娘的連心肉”。
【第82句】:【一個吹笛,一個捏眼】(慣)比喻相互配合。
【第83句】:【—花引來萬花開】發生了好的影響。成語:發揚光大。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光有英雄事跡而沒有哺育英 雄的經驗,好比收獲了莊稼而沒有留下種子,既不能一花引 來萬花開,更不能體現園丁的辛勤。”
【第84句】:電風扇的腦袋——專吹冷風;吹冷風
【第85句】:【叫化子唱戲——窮開心】(歇)指人陷入窮困境地,卻故作歡樂,自尋開心。常含譏諷意味,有時用作自嘲。 也作“叫花子唱戲——窮快活“。
【第86句】:鄰居二哥不務正業,昨天賭博贏了三百多元,就到處炫耀。爸爸嚴肅地教育我們說:“能看賊挨打,莫看賊吃飯。不勞而獲,終不是存身立業的路子。你們可不能染上這樣的毛病。”(河南·內鄉)
【第87句】:【血盆里抓飯吃】(慣)比喻從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第88句】:人家的棺材抬自家——自討晦氣
【第89句】:關門打財神——窮急了
【第90句】:黃牛學馬叫——改不了聲調
【第91句】:高梁地里打陽傘——難頂難撐
【第92句】:【 十個明星,當不得月】星光不如月光。比喻人雖多,也抵 不上一個有能耐的人,沒有能超過的。或說:滿天星星,抵 不上月亮。明代《金瓶梅》:“難得你明日另養出來,隨他多 少,十個明星,當不的月。”
【第93句】:【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釋義:不怕公開較量,就怕兩面三刀地暗算。例句:“身處不公平的天地,識人可要識個透哇!俗話說得對,入山不怕傷人虎,就怕人情兩面刀。”
【第94句】:大伯家的小姐姐能說會道,姑姑家的小表弟卻不善表達。奶奶笑著對我說:“你小姐姐說起話來有梗就能添出個葉,有苗就能說出朵花;你小弟可差遠了,他是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嘴里卻吐不出。”(黑龍江·哈爾濱)
【第95句】:【舍不得香餌,就釣不來金蟾】(諺)金蟾(chan):俗稱金蛤蟆。指要想釣上金蛤蟆,就要舍得下香餌。比喻舍不得下大本錢,就得不到大利益。
【第96句】:【水難量,人難料】釋義:不能根據人的外表評定人,對人低估。例句:常言說得好,水難量,人難料;你們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個沒啥志氣的人。可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當得上先知先覺,料事如神。
【第97句】:媽媽又做面條,弟弟一看便說:“又是面條,我不吃。”媽媽說:“芝麻稈喂驢——吃不吃讓到。”(河南·泌陽)
【第98句】:【花枝葉下猶藏刺,人心難保不懷毒】釋義:比喻人心險惡,難以猜測。“難”又作“怎”。例句:這個郎君也早合當倒運,就吐實話泄機與他,到吃婆娘哄賺了。正是:花枝葉下猶藏刺,人心難保不懷毒。
【第99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上一篇:佛語的文案,拿去發朋友圈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