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產生感想之后寫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種讀書和學習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文字,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堅定理想信念篤行報國之志爭做新時代優秀大學生心得體會(錦集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堅定理想信念篤行報國之志爭做新時代優秀大學生心得體會篇1
夢想,猶如持久燃燒的火焰,我,卻手持火把,照亮前進路。
人,都有夢,每個人的成長都留下了夢想走過的痕跡。夢想是燈,指引我們勇往直前的方向;夢想是船,搭載著我們駛向夢想的彼岸;夢想是書,豐富我們對世界的空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國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青春因有夢而絢麗多彩,懷有夢想的我們,把個人的青春夢想融入到中國夢當中。無數熱血青年為了中國夢而奮斗,點燃了自己的青春夢鑄就著偉大而又長遠的中國夢。
翻開歷史悠久的長卷,回望中國幾千年來那些為了國家而付出的人,有哪一個不是用辛勤的汗水堆積?只要為了國家而奮斗的人,哪一個沒有經歷過滄桑歲月的磨礪?中國有夢,延續千年,青春有夢,青春鑄就中國夢。慢慢走進歷史的畫卷,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好漢為國家投身于戰爭之中,失去了鮮活的生命,他們不惜流血犧牲,不怕敵人飛來的彈藥。他們英勇不屈;他們舍身忘義;他們艱苦奮斗。他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而無私奉獻。他們用血肉之軀鑄起最堅實的后盾,是什么支撐的他們?是那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懷有偉大中國夢的理想信念,“中國夢”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來說是青春的夢,成長的夢。
當我們談到夢想時,心中總是滿腔熱血,充滿著激情。你的青春沒有付出,夢想成為了泡沫,不要讓我們的夢想了成為虛幻而又空想的詞匯??赡苡腥苏f自己從小沒有什么夢想,對未來沒有什么計劃與打算,也沒有實現過什么夢想,再當我們回望過去的時候,夢想早已離開了原點,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驕傲地站起來,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夢想。
身為大學生的我,更應該為了青春夢而努力,需要制定一個目標,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綜合能力,不浮夸做事,持之以恒,擔起重任,拖起夢想。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是人民的夢,是民族的夢。
對于未來的夢想,可能會成為一名護士,也許我的耐心和愛,會讓患者的眼睛里看到希望,讓他們享受著雨露和陽光,我會以誠摯的心,讓他們看到生活的美好,我不是陽光,但我會以熱情開朗的心照亮他們前進的路。我會用我的實踐來實現“青春夢”“中國夢”,用實踐來詮釋我的職責。
青春之夢,用年輕人的腳步創造出更好的明天,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迫切實現的夢想。21世紀的今天,我們身負偉大重任,中國夢,引領著我們面向著全世界。我相信有了前人的指引,我們將探索出一條正確途徑;我相信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將夢想變為現實。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只有憑借那勤勞的雙手,播種下希望的種子,才能讓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生長出民族的未來。
自古寒梅嚴冬盛開,成為白雪皚皚當中一抹點綴,梅都能成為沖破阻礙的代表,為何我們年輕人不能打破慣性思維?讓這冗雜的世界多一些新奇,讓希望的種子生根發芽,讓年輕人踐行青春夢。
果戈理曾經說過“青春之所以幸福,是因為它有前途?!痹谇啻旱穆飞峡赡懿粫环L順,但當我們白發滿頭,子孫環繞,我們將這經歷講給自己孫子聽,也不曾后悔自己虛度光陰?,F在的青春用來奮斗,回憶的青春時,也許會感謝現在的自己。中國人因擁有勇氣與智慧而自豪,這是我們特有的財富象征。
中華上下5000年,勤勞與智慧,代表著中國人,中國的年輕人自信的站在世界的面前。中國的年輕人,托起偉大的中國夢。
我的青春夢,中國夢。
堅定理想信念篤行報國之志爭做新時代優秀大學生心得體會篇2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推動和鼓勵優秀大學生積極投身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中去,不僅是對大學生扎根基層的鍛煉,更是振興農村的需要。
大學生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先鋒隊。目前,農村仍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短板,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產業鏈需要延伸,品牌建設需要加強。因此,加快推進農村產業振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知青”,成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近幾年來,在中央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基層就業的號召下,各地選派優秀大學生到基層工作,大學生在促進農村產業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做出了有力的貢獻,成為一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新生力量。
大學生是鄉村人才振興的生力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發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實際工作中,大學生在廣大農村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大學生幫助農民群眾理清思路、加快發展,引導農民群眾崇尚科學、弘揚新風,成為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一支隊伍。
大學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傳承人。文化是鄉村的靈魂,鄉村是文化的載體。鄉村文化振興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大學生以專業知識為背景,以基層組織為依托,以利好政策為保障,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奉獻基層,使先進思想文化在偏遠鄉村遍地開花,并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真正做到文化傳播的“火炬手”,成為鄉村文化傳承的“助推器”。
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廣大青年應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農村這片廣闊天地就是大學生追逐理想最好的實踐基地,在這里經風雨、歷磨難,才能更好地長才干、知國情、解民意、促發展。大學生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正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奮力譜寫著有力的新時代青春之歌。
堅定理想信念篤行報國之志爭做新時代優秀大學生心得體會篇3
一、大學生明確自身使命擔當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的回信中曾提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有為人才為之奮斗。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祖國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盵1]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時期,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不辱使命,接續奮斗,在振興中華的歷史進程中放飛夢想、揮灑青春。在當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就是新時代青年運動最鮮明的時代主題。
奮斗是青年時代的主旋律,大學是尤為關鍵的時期,選擇了努力奮進,便是選擇向著光明進發。處于新時代的大學生,生逢其時,身肩重任,只有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明確自身使命擔當,才能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理想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2],肩負時代責任,解決時代問題,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踐中成就自我。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奮進力量將匯成一股股勢不可擋的巨大合力,不斷推進并終將成就祖國的偉大事業。
二、新時代大學生使命擔當的基本內容
1.立志高遠,追求崇高
新時代大學生應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理想信念。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將自己的成長成才之路與祖國的發展進程融合起來,一個個青春干凈的年輕人在各自的生活中不辭辛苦,積極陽光,奮發向上,社會發展進步便有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便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任重道遠,新時代大學生應明確并主動擔當時代賦予的責任。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新時代大學生在發生深刻變化的社會中成長起來,享受著發展帶來的便利,同時承受著發展帶來的種種問題: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等帶來民眾心理失衡、社會氛圍浮躁,給人的精神和心理帶來極大困擾,因此,便給一些邪教、錯誤思潮以可乘之機;同時,精神文化發展的滯后性使得與現代經濟社會相適應的思想文化尚未發展成熟,取而代之的是市場上所謂成功學、心靈雞湯、快餐文化等,人人被喧囂包圍,心靈卻無處安放……這種種問題,都是新時代大學生要承受的問題,也是時代的每一位親歷者要去解決的問題,而新時代大學生也只有堅定理想信念,增強主人翁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在這般逆流中毫不動搖,牢記初心使命,在解決社會種種問題中奮力前行,繼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推動科技創新進步,填補思想精神空白,創造人民美好生活。
2.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大學生要以端正的態度,開啟新的奮進生活。伴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的方方面面都不斷發生著變化,各式各樣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與大學生發生直接碰撞,與此同時,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自主性較強,個體擁有極大的自由。然而,越自由越需要自律,大學生應摒棄散漫、墮落的思想,杜絕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時刻謹記自己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歷史使命,端正態度,自覺遵守學校紀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學習為主,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待當下生活,全面發展自己,不斷提升自我。
在大學階段,學習仍然是學生的首要任務。進入大學,學生與整個世界的接觸日漸頻繁,信息可謂狂轟濫炸式地侵入每個人的生活,不僅需要正確的三觀堅守自己的心靈,更需要具備充足的見解和理性來應對這般“裹挾”。大學階段的學習內容趨于專業化,每個專業領域不僅僅是體現在書本考卷上僵化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視角、途徑抑或是可能性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學好專業課,學得真學問才能合理地應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類挑戰。只有學好自己專業理論,才能為建設祖國提供各行各業的專業型人才,為社會精神文化的建設提供高素質高層次人才。
三、新時代大學生使命擔當的實現路徑
1.不斷學習,夯實專業基礎
首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學學習生活的重要前提。中學之前,學生的進取之路較為單一,較少擁有選擇權力,接受著家庭及學校的監督,認真學習、參加考試、獲得升學基本為生活的主要內容。與此不同,大學期間學習生活的品質主要取決于大學生自身,而剛進入大學,學生的思想意識尚未成熟,繼高中高強度高壓力的學習經歷后容易出現報復性的自我放縱,不僅放松學習,甚至不少大學生的生活極為懶散,不思進取,貪圖享樂,虛度光陰。因此,大學生需要有自我管理的意識,在不斷認識自己所處人生階段的特征、認識所處環境、認識自身的過程中,主動獲取信息,積極規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管理好自己的身體、學習、生活、前程,為自己負責,保障大學生活的積極健康推進。
其次,夯實自己的專業基礎是大學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及主要內容。處于知識經濟時代,對人的學習能力及專業素養有越來越多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了解世界前沿,持續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具備相當的學識涵養,鍛煉理性思維能力,才能緊跟社會發展前進的步伐。因而,大學生需要對本專業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重要理論、前沿問題等有基本的掌握,珍惜課堂學習條件,積極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探討,同時合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此外,在以自己本專業為主要學習方向的同時,需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對其他領域的內容做一定的了解,進行跨學科研究,進而獲得對世界的全面認識。
最后,掌握必備的技能是大學學習生活的必要環節。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英語、熟練使用計算機,是全球化背景下去認識世界并且融入世界的基本手段,是與時俱進的的必要條件,是作為新時代人才的基本素養。在此基礎上,學習并掌握一項必備技能,不斷練習,練就成為看家本領,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滿足工作需要以及滿足國家不斷發展的需要。
2.認識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
首先,大學生應自覺學習歷史。充分學習,認真思考,對世界歷史進程尤其是中國歷史進程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掌握歷史規律,進而認識當下所處現實;關注時事政治,走近社會,觀察生活,了解基本國情,勤于思考,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明確自身的職責,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奮發圖強,成就自己,回饋社會,建設祖國。
其次,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課堂和書齋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方面,此外,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活不可缺失的一環,需要每個大學生積極參與。豐富學習形式,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社會調查、參與勞動實踐、進行社會服務等,主動進入社會中去,增加對國情、對社會的感性認知,全面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環境。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增加對自我的認識,了解社會的需要,在此基礎上開展一些必備技能的學習,鍛煉與人交往的能力,學會自我調節,增強對環境的適應力,避免因局限于書齋而與社會脫節,更加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3.繼承傳統,弘揚偉大精神
首先,新時代大學生要在認真學習并正確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繼承傳統美德,弘揚偉大民族精神。近年來,“國學熱”持續升溫,而針對于此,市場經濟下商業運作牢牢把握時機,以“國學”、“傳統文化”等為名義,推出各類涵蓋書籍、學習課程、青少年訓練營、商業培訓等產品,在滿足民眾對于傳統文化的強烈興趣與需求上發揮了主要作用,然而,由于以盈利為目的、準入門檻低、知識水平不足等原因,通過商業途徑的傳播,民眾對傳統文化存在著大量誤讀誤解的現象,傳統文化的精髓、魅力被掩蓋。因此,繼承弘揚民族精神、傳統美德,智慧是前提,新時代大學生要勤于思考,全面了解并學習掌握傳統文化,正確理解其內涵實質,把握規律,結合時代特征、環境特征、自身特征去闡發并踐行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
其次,新時代大學生要在自覺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基礎上,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實踐中所形成的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中國紅色文化精神,繼承革命傳統,發揚先進文化,為自己的成長成才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學會以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飽滿熱情,以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的生活基調,以孜孜不倦、如饑似渴的求知欲望,以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理性態度,以刻苦鉆研、開拓進取的創新驅動,以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奮斗面貌,以愈挫愈勇、百折不撓的堅韌毅力,以海納百川、大局為重的寬廣胸懷,去引導、去支撐自己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