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英雄故事簡短200字(錦集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篇一】英雄故事簡短200字
黃繼光,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1952年,新華社報道黃繼光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舍身堵槍眼、英勇犧牲,稱他是“馬特洛索夫式”的戰斗英雄。今天,人們則常用“黃繼光式”的英雄來形容大無畏的英雄壯舉。
1931年,黃繼光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很早去世,他10歲就給地主打工。母親告訴黃繼光,長大后要為窮苦人鬧翻身出力。
家鄉解放后,黃繼光參加清匪反霸斗爭,曾當過兒童團團長,并被評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他作戰勇敢,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后,于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占3個陣地后,受阻于零號陣地。此時,山頂上敵一個集團火力點,以3挺重機槍、4挺輕機槍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著制高點,想要奪取陣地,必須拿下這個火力點。
關鍵時刻,時任某部六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黃繼光帶領兩名戰士向敵火力點前進,期間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此時,黃繼光已多處負傷,彈藥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敵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犧牲,年僅21歲。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占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戰后,部隊黨委追認黃繼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授模范團員稱號。志愿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英雄榮譽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烈士的遺體安葬于沈陽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陵園。
為弘揚黃繼光的英雄事跡,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縣人民政府建立了黃繼光紀念館,朱德、董必武、劉伯承、郭沫若為之題詞。1982年紀念黃繼光英勇犧牲30周年時,鄧小平為黃繼光紀念館的黃繼光塑像座下的山巖石墻上題字:“特級英雄黃繼光”。
【篇二】英雄故事簡短200字
? ?董存瑞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
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在比武中奪得“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
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后,敵人隱藏在圍墻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干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藥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
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鐘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
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篇三】英雄故事簡短200字
? 黃繼光
??黃繼光(1930~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農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篇四】英雄故事簡短200字
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民兄弟為主組成的抗日部隊——回民支隊。這支部隊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被八路軍冀中軍區譽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同志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就是這支英雄的回民支隊的司令員。
馬本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面對國土淪喪,報國無門,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甲,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莊。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后,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后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斗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余次,殲滅日偽軍3。6萬余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黨組織幫助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為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而奮斗。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的偉業。”1938年10月,馬本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3年底,馬本齋在率部參加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反蠶食戰斗中,頸后長了毒瘡。由于戰事繁忙,加之缺醫少藥,未能及時治療,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出發前,他抱病為部隊作了最后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要跟著黨,跟著毛澤東同志,抗戰到底!”同年2月7日,馬本齋在山東莘縣不幸病逝,時年42歲。
【篇五】英雄故事簡短200字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范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篇六】英雄故事簡短200字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雄名錄中,有一位年僅21歲的英雄,他的名字早已和上甘嶺戰役一起傳遍中朝大地。他,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瘋狂掃射的槍眼,為部隊鋪平沖鋒道路而壯烈犧牲的偉大戰士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六七歲時,他便和哥哥們一起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割草。父親去世后,10歲出頭的他被迫到地主家打工抵債。在苦難中掙扎的母親告訴他,長大后一定要為窮苦人鬧翻身出力。1951年3月,黃繼光積極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成為村里第一個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人。參軍后,他被分配到某部二營六連當通信員,同年7月隨部隊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
在黨組織的培養下,黃繼光努力學習政治、軍事和文化知識,于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部隊中,他因作戰勇敢,榮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中旬,美帝國主義侵略者開始向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前沿陣地——上甘嶺發起猛烈進攻,上甘嶺戰役打響了。黃繼光所在營在與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偽軍激戰四晝夜后,于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占3個陣地后,受阻于零號陣地前。此時,營參謀長心急如焚:天亮前若攻不下敵方陣地,天亮后敵人就會發揮空中火力優勢,部隊將遭受重大傷亡。要奪取高地,就必須拿下零號陣地這個火力點!
關鍵時刻,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承擔爆破任務。他掏出早已寫好的決心書交給參謀長,懇切地說:“首長,讓我去吧!”參謀長沉思片刻,命令他帶領兩名戰士執行爆破火力點的任務。
受領任務后,黃繼光等3人馬上呈扇形狀分開,分3路向敵方陣地匍匐前進。他們機智勇敢地摧毀了敵人的數個火力點,但在交戰中也傷亡慘重:黃繼光的兩名戰友一死一傷,他自己的左臂也被打穿。在此情況下,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黃繼光毫無畏懼,他忍著傷痛,拖著受傷的身體繼續匍匐前行,并接連投下幾枚手雷。當后續部隊趁勢發起沖鋒時,殘存地堡內的敵人機槍又開始瘋狂掃射,此時的黃繼光彈藥已用盡,身體也多處負傷。為了戰斗的勝利,他艱難地爬到敵火力點側面,在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一撲,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敵人的機槍頓時啞了,但黃繼光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戰后,黃繼光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英雄”稱號,同時被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委會追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以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黃繼光在戰斗最緊要的關頭,為了勝利而英勇慷慨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壯烈行為鼓舞了部隊的斗志,教育了全國人民,表現了他高度的階級覺悟和對保衛世界和平事業的無限忠誠,他的英勇壯舉和英雄故事將代代傳承、永留史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