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媽媽是地道的北方人,加上舅舅和大姨媽都還生活在東北,所以這么多年我們家里一直沒有斷過松籽,松籽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而今天我和妹妹算是開了眼-----知道平時吃的紅松的果實松籽原來是長成這樣的!
為了讓我和妹妹知道平時吃的松籽長啥樣?大姨媽費勁巴拉的托人大老遠給捎來一大盒子生的松籽和就連媽媽都很多年不曾再見的四個松塔。
一聽說大姨媽給帶的松塔到了,我一個箭步沖上去抱住包裝箱,妹妹也急不可耐拿來剪刀要拆箱。箱子拆開了:一大箱松籽展現在我們面前,咦?怎么不見松塔?我問媽媽:“哪有松塔啊?大姨媽是不是忘帶了?”妹妹也搞笑的說:“好多多的松幾(籽),沒有松塔哦?”媽媽笑著說:嘿嘿,兩個傻孩子,松塔就怕碰,一碰里面的松籽就像郭德綱相聲說的----這腦仁就松籽兒大的個兒,敞開腦殼一看,就一碗鹵煮。你大姨媽肯定怕你們看不到完整版的松塔,將松塔藏在松籽在里面了。
果然不出所料,倒出松籽,四個松塔盡收眼底,我小心翼翼的拿起一個松塔仔細瞧,這東西長的太奇妙了,真的就像一個“塔”,一層一層的,外觀上有點像菠蘿,呈魚鱗狀。隨著手溫度的增加,一股松樹油漬味兒油然溢出。“哪有什么松籽嘛?!”我自言自語的說著。呀,看到了看到了,原來松籽是被那綠色的鱗片包裹著,長在暗處。我試著用手摳松籽,包得很緊,很難摳出來。媽媽笑著說:“你用腳踩踩,松籽就在里面。可是我還是不忍心用腳去踩他們,我小心翼翼的一將外面的皮一點一點的扒掉。看見粒粒飽滿的松籽躲在里面,一個個呈魚鱗狀羞澀緊湊的你挨著我我靠著你,有序地排列著。
媽媽說松籽是名貴樹種紅松的種子,據說野生紅松生長五十年后才結籽,松樹結松籽不是年年都結,一般隔兩年才結一次呢,所以松籽被譽為“長壽果”。松籽很有營養,能預防很多疾病。
看到松塔讓我想到了成長的詮釋:堅韌、不張揚、默默成長。
松籽常吃,松塔不常見,我將所見記錄下來,為見過的松塔的做個回憶,為沒見過松塔的長個見識----松籽原來是長這樣滴!
謝謝大姨媽不遠千里給我們帶來松塔,讓我和妹妹知道我們常吃的松籽是這樣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