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宇宙中最美麗的星球,這是我們居住的星球。在過去四十五億年中,地球如何塑造我們的生命?地球究竟有怎樣的力量?
大氣層,這個體積只有地球百分之五的氣體,對我們生活在地面上的生命而言,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我們也要感謝與地球同在一條軌道上的,被科學家命名為“蓋亞”的行星。
早在地球形成之初,另一顆體積與地球相同的星球也誕生了,它就是“蓋亞”。相巧的是,地球與它同在一條軌道上。于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撞擊發生了,“蓋亞”主動撞上了地球。在這次撞擊中,地球不可思議的幸存了下來,但“蓋亞”卻化作無數的碎片飄向了宇宙。在這次撞擊中,地球在與“蓋亞”相撞的一瞬間,地球由于強大的擠壓力而增強了許多引力。如果沒有這些引力,地球也許就像太陽系中其他星球那樣荒涼,沒有一點生命的跡象。同時“蓋亞”在如此大的災難中還贈送給我們一個禮物,那就是“月球”。無數的“蓋亞”撞擊后所留下的殘片,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月亮。月球的引力能平息地球上的潮汐,還能影響四季的更替。而近幾年月球上發生了一些奇怪而又令人費解的事情。科學家們發現,月球正以每年三厘米的速度離地球遠去,也許過上幾百萬年,月球就會脫離地球引力的束縛,成為宇宙中一顆獨立的星球。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氣層,就是當時相撞產生的引力得到的保護膜。
大氣層分為四層,每層都對地面上的生命至關重要。可以說沒有大氣層,地球上就根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大氣層的第一層是“對流層”,對流層十分薄,只有十公里的厚度,在離地面一百公里時就是外太空。對流層是大氣層中我們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一層。對流層可以改變氣候,甚至地貌。一切生命都生活在對流層,但它并不穩定,混亂無序,無法預測,可生命卻依舊依賴著它。
在離地面十二公里的地方,那里的氣壓還不到地面的百分之二十,溫度大約為零下六十度,幾乎沒有一種生物能適應這種環境。而在那里,卻有一道無形的邊界,過了那條邊界,就到了大氣層中的第二層“同溫層”。同溫層極其干燥,臭氧層就位于同溫層之中,臭氧層可以抵御太陽輻射的致命威脅。大氣層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氣都在同溫層以下。
剩下的兩層是保護性的兩層,這兩層當然就是大氣層不可或缺的“中間層”和“熱層”。
“中間層”位于離地五十公里處,是大氣層中的第三層。中間層可以保護地球免遭流星的致命襲擊。夜晚,當我們看見一顆顆璀璨的流星劃過美麗的天空時,其實那些流星是即將燃燒殆盡的隕石。當隕石在經過中間層時,巨大的摩擦力使隕石瞬間燃燒,燃燒的溫度足有上百萬度,只有極少的隕石能夠落到地面。
最后一層就是離地八十五公里的熱層,熱層中的空體十分稀薄,幾乎不復存在。這一層可以將威力巨大的太陽風反擊到地球的兩極區域,于是形成了極光。
當然大氣層對生命所做出的共享可不止這些。比如大氣層還可以將太陽強烈紫外線反射回太空,這使得我們不會感到太熱,但是近幾年溫室效應的速度加快了腳步,這都是拜二氧化碳所賜。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影響大氣層反射紫外線的效應,“大氣層就像一床棉被,而二氧化碳就像是棉花,棉被里的棉花越多,被子蓋起來就越熱”。這個道理不正是在告訴我們要二氧化碳所帶來的麻煩嗎?現在每天全球二氧化碳的排量大約為一億萬噸,如果照這種速度下去,到2015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達到極限。科學家們曾毫不猶豫的說,如果全球的溫度再上升三攝氏度,兩極的冰川將全部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大約七十米,也就意味著地球上的陸地都會被海水淹沒。這一切都是拜二氧化碳所賜,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私的人類造成的,如果人類還不知悔改,我相信2012也許就是人類不遠的未來。
地球媽媽生病了,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快快幫幫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