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勤勞的爺爺,他已經有70多歲了,在我眼里他是位擁有多技之長的爺爺,他會扎掃把,也會醫治那些被青蛇咬傷的人,最讓我覺得能干的是我的爺爺還會養蜂。
爺爺常常告訴我:“蜜蜂采花制蜜是非常辛苦的,每釀制一公斤蜜,工蜂必須飛行幾萬千米,在一百朵花上采集原料。制造蜂膠也很辛苦,蜂膠的作用更為奇妙,它可以使沒有免疫能力的幼蜂免患疫病,可以使蜂巢牢固,可以封殺蜜蜂難以匹敵的天敵;還有蜂蠟,它與菜油一起煎可以治凍瘡、燙傷,而且航天工程也需要它;特別是蜂蜜,不僅美味可口,香甜誘人,而且吃了還可以美容養顏,增強自身免疫力。”
蜜蜂是十分勤勞的,它每天總是嗡嗡地叫,它們每天都在花叢中采蜜,早出晚歸,整天忙碌。春天到了,氣溫上升,蜜蜂的活動更為頻繁,繁殖能力加強。此時爺爺就會如蜜蜂一樣,每天辛勤地勞動。早晨爺爺到野外的山上去看是否有野蜂飛入他的蜂筒,山路難走,也許青年人都會叫苦叫累,而我的爺爺每次早晨都會從山上背下幾筒來。中午氣溫很高,蜂群最容易分蜂,爺爺就得早上早點回來。蜂群分散飛在低處,爺爺會將蜂筒噴上糖水,放在分蜂的上方;蜂群飛離在高處時,爺爺會在長竹竿上扎上一個小竹籠放在那里等待蜂飛入,不過這需要手持。爺爺就在那兒一動不動地拿著竹竿。
養蜂的過程爺爺會細心管制,養蜂的結果我會參與一起分享。到了十月份,這是最讓我開心的時候,這時爺爺會將蜂筒蓋打開,用蜂刀將糖與蠟一起割下來,放在篩網中并掛起使蜂糖從網中漏出,裝一匙放入口中,果真非常甜,讓我忘卻自己曾被蜂叮咬過后的疼痛感。
蜂,勤勞的蜂,大晴天下蜂群在大自然采蜜,爺爺站在門口笑瞇瞇地看著。若不是少了兩對翅膀,爺爺定會飛舞在大自然之中,勤勞地“采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