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和爸爸坐火車來到頤和園準備參觀。
只見,雍和宮是北京最大的一座喇嘛寺。這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古建筑群。從昭泰門起,所有樓堂殿閣,門上高懸著的匾額,都是用漢、滿、蒙、藏四種民族文字題寫的。
我那次游覽,正遇上一位老年的導游員,給一群海外僑胞作講解。他說,如果仔細看上去,就能看出那一幢幢殿堂的廊柱門檐,都匯合著不同民族的建筑特點。就以法輪殿作例子吧,從大輪廓上看,是漢族廟堂建筑的樣子;但是,再看那殿脊上的五座塔形鎦金寶頂,又是藏式的;那殿頂上凸起的透光閣樓,又吸收了蒙古包上的天窗式樣。
這一切,結合得又是那么統一。后來,那位老人在大佛閣里講那尊大佛的來歷,就更加吸引人了。說的是,在清代乾隆年間,西藏地區的一個藏王發動了叛亂。
當時的達賴喇嘛,派人飛馬向中央政權求援。乾隆皇帝應他的要求,發大軍入藏,支援地方武裝,平定了叛亂。達賴為了表示對朝廷的謝意,又知道乾隆信奉佛教,就進貢了一株巨大的白檀香樹,雕成了這尊邁達拉佛,佛身高18米,地下埋了8米,總高26米,直徑8米。
當時,是先立佛身,后建佛閣的。站在大佛的腳邊,我抬頭剛要看看他的莊嚴法相,頭上戴著的草帽兒卻差點落了地。一時間,我覺得這里的每座建筑,每件文物,都體現了自古以來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燦爛,體現了我國古代各民族的親密團結……
再往前走,又看見頤和園內最佳的亭子是知春亭。它四面環水,周圍是綠樹桃花。每當春風從東南吹來,驅走了冰雪嚴寒,知春亭便像報春的使者,迎著春風欣然屹立,以它那動人的姿態向人們報告春天的消息。
人們走上知春亭向遠望去,那無限的風光更是令人陶醉。北邊是綠樹成陰的萬壽山,大小殿堂掩映其中,山下曲折的長廊貫穿南北,湖畔的漢白玉欄桿像雪白的玉帶把湖山分開,西面是綠柳飛舞的西堤,南邊的十七孔橋像天上彩虹把南湖島和東堤連接。正是“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這仙境般的景色給人以美的享受。
看完以后,我們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上一篇:觀《一個爹和二十五個孩子》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