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外公說:“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浙江余姚人。為陽明學派創始人,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
年初三,我和媽媽來到王陽明故居,只見門口豎著石碑,碑上刻著花紋,上面還寫著“新建伯”。
剛跨進拱形院門,就來到后花園,一棵棵綠樹拔地而起,池塘里雖不見荷花,但一池蓮梗昭示著夏季曾有的燦爛,分明有一種頑強的精神,水中倒映著蔥郁的竹林。
走出后花園就來到大廳,大廳門上掛著一塊匾,匾上寫著“真三不朽”,走進大廳,那里平時是接待客人是用的,繞出來再上二樓有一個西花廳,東邊是他祖父睡的,西邊就是“瑞云樓”,據說王陽明的母親生王陽明的時候,有一團祥云罩在樓頂上,還有一道霞光,所以這樓叫“瑞云樓”。廳里的墻上掛著號稱“四君子”的梅蘭竹菊圖。
走下樓就能看到家塾、王陽明書房、王陽明妹繡房等,后院還有佛堂和膳房,佛堂里放著許多凳子,一個香爐,一個墊子,廚房里有土灶、吊桶等雜物。
在王陽明的事跡展廳的小玻璃柜臺上陳列著他的毛筆書法,那字遒勁俊美,在我眼前,仿佛出現了王陽明秉燭夜讀,坐在燈下展開書卷揮灑著寫下洋洋大作的情景。
王陽明到處講學,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廢除了“程朱理學”,研究“知行合一”,他的文韜武略,使他在距今500多年留下宗師的殷殷風范,他的這種精神值得后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