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經常打一個人,那就是我……”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想到了一些家庭,父母使用暴力,使孩子每天哭得泣不成聲,但這也是一種愛。這種“打”里面,包含了父母對你大好前程的盼望,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愿。其實打人是個重體力活,父母的手在打,同時也在承受著身累、心累。
作家畢淑敏寫了一篇散文,題目是《孩子,我為什么打你》,敘述了:“我”在與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自己沒有打過人,而遭到你的反駁,接著,“我”用了大量的道理來解釋“我”打你的原因。“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疼痛都要比你更為久遠而悠長。因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母親會無緣無故打你嗎?不會,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拿出“終極武器”——毆打,當打你的同時,她也很辛苦,因為你是她的骨肉,總說骨肉相連,你痛,母親更痛。
母親是你最親的人,她打你是愛,不打也是愛。她耐心地由你淘氣,忍受你的惡作劇,只有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敗,才使用打,打你時身體沒有感覺到痛,但心像傷口上撒鹽一樣痛,希望你能夠知錯能改。“世人將這一份特權賦予母親,當我行使它的時候臂系千鈞。”在電視中,我看見一個孩子不聽話,母親打他,母親往往在哭著,她在心疼孩子,只要孩子好就行。母親不會輕易去打,因為越打心里越疼。有些家長打孩子,使孩子從心底里恨父母,這是他沒有理解透打的意義。打也是愛呀!有句話講得好,“不打不成器”,但聽話的、讀書好的孩子也不是打出來的。只要你們聽媽媽的話,不用“棍棒”,同樣能夠出人才。母親幾乎沒有打過我,只有我惹惱了她,她才破例打我。打人是個重體力活,請你們別逼母親經常打你,打,你不愿意,母親更不愿意。
傷疤幾天會好,但心靈上的創傷永遠也抹不掉。母親打你時,我能夠感受到,母親是提心吊膽的,生怕把你打得太重。愛,真的無比偉大!你不覺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