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題記冷淚滴落打亂了我的思緒,輕輕地合上詩冊,望著這滿江清雅,已在窗框緘默不語。
那婉轉纏綿的天籟之音仿佛還余音繚繞,使我久久不能自理,一陣輕風襲過,感覺冰冰涼涼,才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面。花兒們自認有美不勝收的璀璨,然而不久便是滴落的殉葬。
曾幾何時,她不也是清香依舊,不也是閬苑仙葩,然而此刻不也逐漸徘徊在香消玉損的邊緣。“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此時,我明白了花的飄零,她的愁緒,明白這“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晚來風急中,她斟上三杯兩盞淡酒于月光下獨酌,只惜舉杯消愁愁更愁,我明白她的落寞,她的無耐,她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品她的“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緒”,品她的“酒意詩情誰與共?”,品她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我的思緒仍在紛飛,剎那間,似乎感到了一股前無所有,特別的哀傷……淚流不已。這一刻我讀懂了她,讀懂了她的凄然,讀懂了她的無耐,也讀懂了她的哀愁。那些黃昏滴雨后的秋千,那些誤被驚動的鷗鷺,那些風雨里的牽掛,那些睡夢前的輾轉不安,那些殘蕊的余香……深深地,悲哀充滿了我的整個思緒。
多少次,她欲說還休;多少次,她“獨抱濃愁無好夢”。“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惆悵,有誰知曉?“安排腸斷到黃昏”的牽掛,又有誰會明白?但如水般堅忍的她,面對國破家亡,依然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鴻志,依然勇敢、堅強、不懈地走了下去。整理整理思緒,安定安定這一顆紛亂的心,思著易安那空洞如水般的雙眸,念著她曾經久違的笑顏,低聲吟誦那哀愁的詩篇。
物是人非;世態炎涼……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這些沉重的文字,承載著一個千年古國光輝燦爛的文化,飽含著一個偉大民族豐富而細膩的情感,這般珍貴的情與美曾感染過無數才子佳人,文人墨客,我想它又將永遠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上一篇:磨難助人成長—讀《名人傳》有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