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窗外孩子們的嬉鬧聲,探出腦袋看著他們在盡情地玩耍,笑聲飄蕩。
這些似乎都與自己無關,仿佛與世隔絕一樣,我們面對的,只有小升初這一難關……看著四線三格的英語,列著一張有一張的演算紙,翻著一頁又一頁的生字,這已是習慣,手總是不停地抖著,不停歇地寫著,看著垃圾桶里一只又一只的筆芯,我沉默了……那天,三歲的表妹問了我一個問題:“表姐,1+1等于幾啊?這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題,而我卻無言以對。”“王?”“不對。”“田?”“還是不對。”“不知道了。”“哎呀,表姐,是2啊!”看著表妹伸出的2根手指頭,我笑了,那種笑,很不自然,很勉強。我忽然發現,我的腦子里總是裝著公式,總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我忘記了,忘記了那質樸,忘記了那生命。想想小時候,遇到問題就打破沙鍋問到底,雙手叉著腰,仰起頭,小嘴巴不停地講著理,那種驕傲,那份自信,那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如今,卻消失的無影無蹤。想想曾經自己擁有的美好年華,想想之前所獲得的天真與快樂,現在,卻倍加懷念。
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是因為人們的改變嗎?說長大了,才六年級,說不小了,都12歲了。操場上跳舞,不現活力的蹤影,慢吞吞的,無精打采。不瘋了,不鬧了,因為是六年級的大姐姐了,聽話了,懂事了,因為我們12歲了。但成長就應當帶走活力嗎?帶走快樂嗎?就應當帶來壓力,帶來煩惱嗎?晚上,小翻譯學習班上Vicky老師的課,剩下的30分鐘,留下做卷子,收卷后,抄完作業,老師說今天你們可以早點走了。同學們一個個歡呼雀躍,一蹦三尺高,這個說:“Vicky,你真好!”那個喊:“Vicky,真給力!”一個個都跳著出了教室,接著就是急促的下樓聲。我苦笑一聲,抬起手挽——才九點一刻而已。在回家的路上,看著路燈下稀少的行人,一股寒意涌上心頭。
來到單元樓下,望著黑洞洞的窗戶,走進樓道,只聽見自己的腳步聲,打開房門,來到書桌前,又是一陣翻書聲——
上一篇:體會孩子童心的一本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