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的心得體會。
一場大雪封住了登山的路,此行泰安而不能登泰山的遺憾讓我夜不能寐
我這次來泰山不是來旅游,而是來開會的。
全省輕工系統的一個年度工作會議在泰安市召開,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在這個冬天來到泰安。
會議選在泰山腳下的一座四星級的酒店召開,據說主辦方決定在泰安開這個會,最初是想為與會代表們創造一個登泰山的機會,但是在開會的前兩天,一場大雪浸染泰安,因為上山路滑,會議主辦單位最終取消了登泰山的計劃。
但是來到了泰安,尤其是來到了泰山的腳下,不去看看泰山,總覺得有些不甘心,就好象有一樁心事沒有完成。
既然已經“車到山前”,即使不能登山,那去看看泰山的巍然和恢宏也好。
因此,我和一個同住一室的會友在會議結束以后,一起沿著環山公路步行去看泰山。
眾所周知,莊嚴神圣的泰山,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的人文與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諧。
泰山自古以來就為國人所崇拜,被視為社稷穩定、民族團結的象征,中華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泰山人文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
從四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地區都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蹤跡,這些經過考古挖掘科學鑒定的遠古文化遺寸,說明泰山地區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泰山被尊為華夏神山。
其雄峙于山東中部,泰安城北,人稱“五岳之首”。
東岳泰山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其實在15年以前,我曾經爬過一次泰山。
那是1992年的初春,我剛滿18歲。
那個時候的我,還是根本不知山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年齡。
在我的眼里,泰山也僅僅是一座山而已,登泰山的目的也極其單純,那純粹是為了登山而登山。
當時登山路上看到的風景和在泰山極頂上看到的風光,至今已經在記憶中蕩然無存。
只是相冊中保存至今的一些發黃的老照片在靜靜地告訴我:曾經我登過泰山。
畢竟是年輕啊,那時候還根本不了解泰山,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泰山。
一晃15年過去了,那些峰巒樓臺,那些雕欄石刻,全如煙塵一般,灑落在成長的歲月和記憶中,成為那水墨般的洇染。
中國人的山岳崇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對泰山的崇拜。
大約五、六萬年前,人們已經開始了對泰山的崇拜。
根據古文獻記載,先秦時代曾經有七十二君到過泰山,祭告天地。
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也都到此舉行封禪大典。
經唐、宋到明清,尤其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時期,泰山的地位抬高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這種封禪祭祀活動在泰山延續了數千年,并貫穿了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封建社會。
隨著“五行”學說的流行,泰山又被封為東岳,被尊為五岳之首。
泰山吸引了歷代大批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不朽的名篇佳作和書法墨寶。
道教人物早在漢魏時起就活躍于泰山地區。
在唐、宋、元、清四個朝代,道教在泰山都有重大發展,逐步走向輝煌。
公元4世紀中葉,佛教傳入泰山。
公元351年,有人在泰山創建寺廟。
北齊有人在經石峪刻下石經《金剛經》。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使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氣勢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
從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到“有眼不識泰山”, “泰山壓頂不彎腰”……等等等等,都在不斷加深著我們對泰山的向往。
登臨泰山,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
一直以來,泰山便是中華民族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化的圖騰和文明、信仰的象征。
這些深厚的人文和歷史底蘊,都是那次登過泰山以后才慢慢從書中讀到,相比與18歲時候的淺薄與無知,因此現在的我,總覺得自己還從來沒有登過泰山。
曾經,偶然讀到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講究入世與出世,于塵世間理會佛理之真諦。
人之一生,從垂髫小兒至垂垂老者,匆匆的生命旅途中,我們的人生是否也經歷著“是山是水”的三重境界
泰山既是“五岳之首”,也是我從涉世之初起攀登過的第一座山峰。
所以這些年來,真正的登一次泰山一直是我的一個不大不小的愿望。
走出下榻的酒店,我們才感覺原來風刮得還挺大。
我和會友我一邊調侃著古人登山的情景一邊沿著環山公路前行。
途中向一位老者詢問上山的可能性,回答是:“山高路滑,上山的臺階全是雪,冬天山上也沒有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喜歡照相的經常雪天登山”。
老者抬頭看了看天,又說:“這么冷這么陰的天,看來還要下雪,風又大,怕是已經封山了。
”我們向老人鞠了一躬,頂著凜冽地寒風向泰山走去。
到了泰山跟前,放眼望去,腦海中隱隱約約地浮現著15年前來泰山的情景,只是因為季節的不同,當年滿眼的春光和翠綠,今天都變成了冬日的陰郁和冰冷。
登山的石階上覆蓋著一層白白的積雪,一條窄窄地小路被人踩出來,裸露出青色的石階,曲曲折折地延伸上去。
山腳之下,幾家賣紀念品的小店開著門,零零散散的客人大多也都是學生模樣的男孩和女孩。
幾家店住熱情地迎上來,看著我們腳上的皮鞋說穿皮鞋不能登山,建議我們購買他們的登山鞋。
我們沿著“孔子登臨處”拾階而上,15年前,我也是從這里登上了泰山。
山上到處是皚皚的白雪,北風呼嘯,刮起了地上的雪花,吹在臉上讓人感覺出奇地冷。
走到泰山的萬仙樓,正常的情況下是從這里購票正式進山。
我們咨詢了售票處,雖然沒有封山,但山上的鎖道已經停止了運行,如果要上山只有徒步登山一種選擇。
即使登上泰山,天黑前也下不來了。
我和會友都明白,這樣的天氣,登山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來的時候本來就不抱有能上山的希望,或許走過來,只是為了看一眼老朋友。
因為第二天一早要離開泰安,所以我和會友最終放棄了登泰山的念頭。
我站在泰山的入口處,深深地呼吸著泰山的空氣,感受泰山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風骨。
人在自然面前總是渺小和無奈,置身與泰山之中,這種由衷地感觸更加刻骨銘心。
除了渺小和無奈,站在泰山之下,我還深深地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和脆弱,正是這種恐懼和脆弱讓我之前登泰山的熱情消失殆盡,竟然沒有勇氣和信心登上泰山。
回到酒店已是夜幕降臨,未登泰山的遺憾使我面對豐盛的晚餐也感覺食之無味。
我重新審視自己,為自己的脆弱感到深深地自責和愧疚。
夜晚,我躺在賓館的房間里輾轉反側不能入睡。
索性起身,拉開窗簾在黑暗中眺望寂靜的泰山,夜色陰晦,也沒有月光,借助星星點點的燈火,遠處的泰山也只能大概看出隱隱約約地輪廓。
看不見萬人登山的喧囂,看不見霓虹閃爍的華麗,也看不見被人工修飾的點綴……雖然是隱隱約約的山的輪廓,但泰山的巍峨、高聳、挺拔與堅韌卻比白天顯得更加真實和自然。
那種風骨雄姿猶如一位泰然坦然的智者在蒼穹中遒勁高亢,傲然挺立,讓我有渾然天成之感。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泰山,不管泰山有多少傳奇和傳說,不管山中有多少神僧與仙人,不管有多少文人墨客和皇宮貴戚親臨泰山,在萬事萬物的自然之界,泰山終究只是自然的杰作。
就象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后面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似假,很容易使人在現實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不斷地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后,才終于知道,其實在內心的最深處,我們渴望的依然是那份源于自然的真實與純真。
泰山的雪,讓我沒有登上泰山,然而面對泰山,我已經不再遺憾。
一個人的生命永遠不會有泰山一樣的高度,但是我想,我們可以努力和盡心,將人生的寬度延伸,去擁有如泰山一樣的胸懷。
睡覺吧,明天還要趕路
表達“登上泰山后”的心情句子有哪些
爬泰山從而明白了做事要堅持要勇往直前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山東泰山標語
【第1句】:我運動,我健康,樂。
【第2句】:開心,快樂生活。
【第3句】:愛拼就,爬山一定行
【第4句】:爬山,親近自然爬山,親近健康
【第5句】:爬一座山,強壯一個民族
【第6句】:爬山如,越爬越快活
【第7句】:爬山交友,幸福在手
【第8句】:爬山聊天,快樂無邊
【第9句】:全民健身,親近自然
【第10句】:親近綠色,健康生活
【第11句】:走出胡同口,登上泰山頂
【第12句】:生命不息,爬山不止
【第13句】: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第14句】:唯我獨攀
【第15句】:山不在高有我則名
【第16句】:我精彩,我運動。
【第17句】:團結向上,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站上高峰
【第18句】:永駐滿園春色,長存一片愛心
【第19句】:超越夢想 激情無限!
【第20句】:登峰登峰 勇攀高峰
描寫泰山的詩句有哪些
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望岳》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 《望岳》岱宗夫如何
。
—— 《望岳》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 杜甫《望岳》山映斜陽天接水。
——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 許渾《金陵懷古》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
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
—— 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 賈魯《登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 《游泰山》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
—— 黃庭堅《醉蓬萊》萬里江山知何處。
—— 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
—— 元好問《登岱》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 《從軍行》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 蘇軾《念奴嬌·中秋》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 李白《游泰山》況有文章山斗。
—— 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關于泰山的句子
【第1句】:泰山真美啊!勤勞的人民又給泰山增添了不少景觀。
泰山,我們民族的驕傲,在人民的智慧與創造中會變得更加雄偉壯觀!
【第2句】:泰山真高呀!高得快插破天了,好像一根立足天地之間的石柱;泰山真險呀!山勢陡峭,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泰山真奇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它雕刻成神態各異的面孔。
【第3句】: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幾千年來,無數文人雅士紛至沓來,給泰山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
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與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岳之首”,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登泰山,猶如登長城一樣成為了許多中國人民的夢想。
【第4句】:泰山用樹木青草作衣裙,用朵朵白云作頭巾,用清澈的山泉洗臉用縷縷紅霞作胭脂打扮的雄偉壯麗。
我愛你泰山!
【第5句】:泰山以其古老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了世界的一座大寶庫。
【第6句】: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海拔1545米,被稱為五岳之首。
古人盛贊泰山“萬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云”,生動描寫了泰山的壯麗景色。
【第7句】:泰山是五岳之首。
它不但歷史悠久、風景優雅、碑刻眾多而引人入勝,同時還因它日出的景 色奇美、形態各異、變化多端而聞名于世。
【第8句】:泰山具有極其美麗壯觀的自然風景,其主要特點為雄、奇、險、秀、幽、奧等。
泰山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的自然景觀常令世人慨嘆,更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跡,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
【第9句】:泰山腳下勤勞樸實的人民正在充分挖掘泰山的潛力,以山為題,借題發揮。
每年一度的國際登山節,吸引著國內外朋友前來觀光旅游。
山美、水美、人更美,泰山家鄉的人民為此感到驕傲,伸開友誼的雙手,歡迎國內外朋友去泰山做客。
【第10句】:泰山還有許許多多的美景和動人的傳說,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盡,希望你能有機會去細細欣賞。
【第11句】: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
累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云煙嵐光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成為我國山水名勝的集大成者。
【第12句】:泰山的美麗風光令人向往、贊美、真不愧為五岳之首。
我多么希望將來在游一次者如有人間仙境的泰山啊!我不禁深深贊嘆:“俗話說的好,廬山秀,黃山之風光,泰山之雄偉!”
【第13句】:泰山不只一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個個相連,有高的、低的、寬的、窄的,不計其數.山峰上是無數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石頭縫里還長出了幾棵小樹,遠遠望去,滿山蒼翠。
【第14句】:我游覽過四川的峨眉山,我游覽西安的華山,我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可是,我最愛峰巒雄偉的泰山!
【第15句】:因為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為人類的祖先,而他的頭部變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第16句】:這奇、美、險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絕倫的圖畫。
泰山顯得更加壯麗,更加富有魅力,使我流連忘返
描寫泰山景色的好句子
一:在泰山頂上觀云海玉盤簡直是一奇特仙境。
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在頂上就會看見白云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
遠處的群山全被云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云端;近處游人踏云駕霧,仿佛來到了天外。
微風吹來,云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二:太陽的光芒照在我們的臉上身上,頓時全身暖和起來。
現在我看清了,太陽是從山的頂上跳出來的。
太陽離開山頂慢慢上升,頓時霞光萬道,好像天空也被燃燒起來了,真漂亮
白云在山間飄蕩,遠處群山的峰頂在云間時隱時現,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而我們所在的山峰和大地都穿上金色的大衣,一切清新亮麗。
三:果然,一個金黃的亮點從群霞中倏地跳躍出來,燃亮了云端,與朝霞融在一起,仿佛它就是從那霞光中衍生的,那般輪廓分明,金光熠熠,黯淡了一切事物,透徹著亙古的氣概,燃人之雄心壯志。
從前只是聽聞泰山日出的宏麗,不想真正見到后,還是被震懾住。
它耀武揚威般地踩著云霞緩緩攀登,與天齊肩,當真是榮耀秋菊,華茂春松。
四:在玉皇頂上空,我看見一片瀑布,飛流直下,像一條條銀色的巨龍。
可是一會兒就不見了。
爸爸告訴我說:“那是海市蜃樓。
你看,那云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黃昏,顯得更加壯觀,更加美麗了。
”五: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一只只小螞蟻。
我終于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云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
我仿佛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飛舞于白云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六:泰山那繼而天空的云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有的象萬馬奔馳,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鳳凰展翅,有的象孔雀開屏……但見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云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
云霞霧靄相映,嵐光寶氣閃爍。
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云幕,撩起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蕩著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
七:走在臺階的兩邊,看著參天大樹,密密麻麻的叢林,碧綠而又嫩綠的小草鋪滿了大地,五顏六色的花兒長在草地上給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
當我們爬上山頂的時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一覽眾山小啊
八: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
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
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九:在泰山頂上看日出真是壯觀而動人心弦,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后,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十:在山頂,四處一望,一切盡在眼底。
山下的水庫像一面鏡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樹木像小草,人群像甲蟲,房屋像鳥籠,就連寬闊的馬路也像條銀白色的帶子。
在山頂上,風云升至足下,看山里,山風呼嘯,濃霧彌漫,好似墜入混沌世界,像處于仙境一般,能看到云海奇景。
晴天時,還能看到黃河金帶,晚霞夕照。
當然要看到這四大奇觀必須在泰山上多住幾日或勤來泰山游覽。
十一: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筑一個接一個,隨時進入你的眼簾。
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日萬仙樓,再向上是中天門玉皇頂等名勝古跡,數不勝數。
愛好書法的文人看到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戀不舍。
十二:在泰山頂上看晚霞夕照更是變化多端。
當雨過天晴,天高氣爽,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仰望西天:朵朵殘云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霧,直瀉人間。
在夕陽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燦的亮邊,閃爍著奇珍異寶般的光輝。
十三:到了十八盤更是陡峭好似“天梯”啊
不得已我們買了一根拐杖一步一步往上走。
石梯兩邊的郁郁蒼蒼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
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一看上面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
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終于到了玉頂峰,一塊巨石上寫著“五岳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范。
十四:回首望我們走過的路,還真是挺長,晚上未細看,現在回首仰瞻,蔥蘢草木掩于山間,懸崖峭壁,像是被劈出來的,透著粗獷與危聳。
現在的游人大多是下山的了,表妹指著遠處,沖我狡黠地眨眨眼睛,遠方的最高一嶺上,有游龍一般蜿蜒曲折的陡路盤著。
十五:盤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云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度。
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十六:十八盤是泰山最險的一條山路,共有石階余級,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云梯。
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泰山之奇觀,盡在泰山頂。
我們登上泰山頂,舉目遠眺,只見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無限風光,攝人心魄。
描寫泰山的句子
【第1句】: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啟迪萬物。
這是山給予我的厚重酬報。
我對于門前的山,仿佛讀懂了李白與敬亭山,產生了“相看兩不厭”的情感。
【第2句】: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第3句】:再沒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第4句】:在玉皇頂上空,我看見一片瀑布,飛流直下,像一條條銀色的巨龍。
可是一會兒就不見了。
爸爸告訴我說:“那是海市蜃樓。
你看,那云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黃昏,顯得更加壯觀,更加美麗了。
”
【第5句】:晨曦初照, 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余光橫照。
【第6句】:泰山腳下有無數座名橋,如泰山西路、黑龍潭上面的瀑布之顛,峭壁峽谷之間有一座橋叫長壽橋,長60多米,寬10米左右。
山間淙淙溪水從大橋洞流過。
每當雨訊到來,山洪暴發的時候,水傾瀉而下,從懸崖跌入潭內,形成瀑布,遠遠望去真是青山結碧水,白銀連彩虹。
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勢,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瀑布濺起的水花如煙、如霧、如塵。
真像李白詩中描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第7句】:絲絲縷縷的光線透過樹縫,地面上有無數光斑在搖曳,周圍綠意盎然。
晶瑩的汗珠在青絲間悄然滑落,沉重的腳步終于邁過了最后一級石階,“南天門”三個大字在眼前印刻,已經偏過幾十度角的太陽微笑地望著勝利的我。
【第8句】: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第9句】:在泰山頂上看日出真是壯觀而動人心弦,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后,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第10句】:走在臺階的兩邊,看著參天大樹,密密麻麻的叢林,碧綠而又嫩綠的小草鋪滿了大地,五顏六色的花兒長在草地上給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
當我們爬上山頂的時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一覽眾山小啊
【第11句】: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一只只小螞蟻。
我終于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云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
我仿佛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飛舞于白云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第12句】:山最樸素的品質是石頭,而石頭從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總和。
山的身體潛藏無數的財富,金銀銅鐵,錫鋁鎳鉻,鮮花美玉,礦泉溫泉,鉆石石墨,木材草藥,珍禽異獸,只要你善于發掘,決不會寶山空回。
即使普通如石頭,也有許許多多的品格。
山身上還有人類至今尚未發現的資源。
珍貴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著人類物質和精神的豐厚成果。
【第13句】:在泰山山腳下向上望,只見它連綿起伏,氣勢雄偉。
泰山樹木長得郁郁蔥蔥。
雪白的云朵圍繞著山頂,像是給泰山戴上了雪白的絲巾。
【第14句】:十八盤是泰山最險的一條山路,共有石階1600余級,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云梯。
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泰山之奇觀,盡在泰山頂。
我們登上泰山頂,舉目遠眺,只見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無限風光,攝人心魄。
【第15句】: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
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
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第16句】:天空云纏霧繞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陰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縷縷紅霞朦朦朧朧的。
我們懷著遺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頭看也是霧,低頭看下面也是霧感覺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
使我不禁想到蘇軾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上一篇:第317章完結感言新文推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