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朝圣日什么時候
每周三(公開接見日)
梵蒂岡的國防力量為什么稱為瑞士衛隊
對局外人來說,梵的瑞士衛隊是神秘色彩的,人們對他們的好奇絕于教皇。
在梵蒂岡宮后院的門道兩側,或者從梵蒂岡博物館的某幢樓的窗口窺視“鸚鵡庭院” ,不難發現那些頭戴羽飾頭盔、身著紅黃藍彩條制服、手持古代長把兵器的衛士們的威武 身影,給人恍若隔世的不真實感。
梵蒂岡衛隊始建于1506年,由100名天主教徒組成,其中有70名戟士,25名士官,4名軍官 ,1名牧師。
其著裝由米開朗基羅設計,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隊員的來歷當時并不限于是 不是瑞士人,主要是看信仰,只要是天主教徒就成。
關于瑞士衛隊的來歷,在羅馬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1527年5月6日,加洛林王朝 查理五世的軍隊血洗羅馬城,教廷衛隊中其他國家的人全部逃散,只有瑞士人頑強堅守, 147名瑞士士兵為保衛教皇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從此之后,教廷衛隊便使用瑞士人,形成 了傳統。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傳說的真實性。
因為這一傳說與巴黎凡爾賽宮的一組雕塑有著驚 人的契合:1789年,凡爾賽宮的138名瑞士雇傭兵,誓死保衛路易十六國王,而這位懦弱 而仁慈的君主竟因為敵人是法國人民而命令瑞士士兵不要殺死敵人。
瑞士士兵既要保護主 人又要服從主人的命令不殺死敵人,只能無怨無悔地做無謂的抵抗,結果無一生還。
梵蒂岡在選用衛隊人員時,除必須是瑞士青年以外,還必須是天主教信徒,具有貴族 家庭出身。
他們必須學會教廷的各種禮節,在執崗時如無意外情況必須做到紋絲不動等等 。
教廷對衛隊成員要求如此苛刻,但付給的薪水每月不到1000美元,這對原本就十分富裕 的瑞士人來說,實在是太低。
在過去若干世紀中,瑞士青年大都以能服務于梵蒂岡教廷衛隊為榮,沒進教廷衛隊的 也把有朝一日能進教廷衛隊當作神圣理想。
而現在的瑞士人已經不再這樣想了,在世俗社 會的燈紅酒綠與教會的清規戒律面前,他們顯然已經明白他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生活。
如 今,教廷衛隊的招募工作已變得十分困難。
教廷曾在上世紀90年代把招募條件降低,不再 要求貴族家庭出身,普通家庭子弟只要是天主教信徒就行,但效果仍然不佳。
1998年5月,教廷突然發生了一起衛隊下士殺害新任衛隊長及其夫人后又自殺的惡性 事件,無疑又為本來就困難重重的衛隊招募工作雪上加霜。
5月4日晚9時許,當日剛上任 的梵蒂岡衛隊長阿洛伊斯·埃斯特曼在梵蒂岡住處身亡,同時死亡的還有衛隊長的妻子格 拉迪斯·梅薩和士官錫德里克·托內伊,3人均系槍殺。
在托內伊尸體下發現一支手槍, 初步認為是他殺死了衛隊長夫婦,然后自殺。
教皇為這一槍殺案感到震驚。
梵蒂岡的惟一 法官姜·路易吉·馬羅內負責調查此案。
雖然,教廷事后對外宣稱,士官托內伊是因神經 錯亂導致殺人,但這一結論顯然難以讓人信服,背后一定另有原因。
教廷衛隊的規模,一直以來都是堅持不多不少100人。
為補上在這次事件中一次減少 的兩名衛隊人員,教廷出動了兩名紅衣主教,通過一個多月艱難的游說才終于招到人。
現 在,每當有老兵服務期將滿,教廷就為招募新兵發愁。
人生的五十個目標
前幾天20。
軀干的四分之一已經埋入黃土,還有多少個20年呢。
坐在電腦錢無端忽致大發,給自己訂下未來人生的50個目標。
21歲:不為2W左右的小錢發愁。
22歲。
養一只哈士奇或者阿拉斯加。
23歲:去一次西藏朝圣,步行跪拜到布達拉宮。
但是必須先去完大理和麗江還有鳳凰 24歲:和深愛,或者曾經深愛過的人好好吃頓飯 25歲:去國外轉轉 26歲;。
有自己的車,當然單車不算。
27歲;盡量保持自己的容顏。
開始模仿劉德華做不老男人。
28歲:可以在喜歡的城市定居。
29歲:捐助一些希望工程的孩子 30歲:有自己的公司或者事業。
31歲:回頭看自己的經歷,寫篇感言,再邀請10年來一直有聯系的朋友聚會,并給他們看。
32歲:不打算結婚,收養一個孩子,讓媽媽做奶奶。
33歲;精通至少一門外語。
34歲:學會一門武術或者氣功。
35歲。
學會游泳。
36歲,想辦法養一只特殊的寵物,例如蟒蛇或者一匹馬或者山貓。
37歲。
去美國的加州住一段時間。
38歲:學會滑雪。
39歲:去基督教圣城梵蒂岡見教宗。
或者可以看懂圣經。
40歲:去找一個火山口看看。
41歲:學三毛去沙漠流浪一段時間。
42歲:拜訪金字塔。
43歲:如果可以希望學會鋼琴。
44歲:告訴父母我真的很愛他們。
45歲。
學會槍械射擊。
46歲:玩一次高空跳傘。
47歲:和年輕的時候崇拜過的偶像見次面。
48歲:研究下老家的宗祠里的族譜,看看這個一千多年的家族到底出了多少名人。
49歲:可以擁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
50歲:可以見到初戀情人,并且帶他來海邊的房子看一次海。
51歲:可以寫一本書,當然很希望會有人愿意出版它。
52歲:把中國各個省的省會都去一次。
53歲。
希望做次環球旅行。
54歲:盡量沒有大肚腩。
55歲:找到深愛過的人,告訴他自己曾經很愛他,非常非常的愛。
56歲:看見臺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