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經典文案
【第1句】:您的孩子最近表現很好,如果在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一下,孩子的進步就更大
【第2句】:請家長不要著急,孩子偶爾犯錯是難免的,我們一起來慢慢引導他.
【第3句】:您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師做嗎?
【第4句】:您有特別需要我們幫助的事情嗎?
【第5句】:謝謝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了再給您答復好吧.
【第6句】:您有什么想法,我們可以坐下來談談,都是為了孩子好.
【第7句】:孩子之間的問題可以讓他們自己來解決,放心吧,他們會成為好朋友的.
【第8句】:這孩子太可愛了,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繼續加油.
【第9句】:謝謝您的理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第10句】:很抱歉,孩子受傷了,老師也很心疼,以后我會更關注他.
【第11句】:我想這件事該有XX負責,我可以幫你聯系一下.
【第12句】:我們非常欣賞你這樣直言不諱的家長,您的建議我們會考慮的.
【第13句】:您的孩子最近經常遲到,我擔心他會錯過許多好的活動,我們一起來幫他好嗎?
【第14句】:您的孩子最近沒有來校,老師和同學都很想他,真希望早點見到他.
【第15句】:請相信孩子的能力,他會做好的..
【第16句】:學校的食譜是營養配餐,為了他的身體健康,我們一起來幫他改掉挑食的習慣,讓他吃飽吃好.
【第17句】:您有這樣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們冷靜下來再談好嗎?
【第18句】:近期我們要舉行XX活動,相信有您的參與支持,會使活動更精彩.
溝通的經典文案
篇1
【第1句】:只要自己相信自己,他人就會相信你。
------辛達·威廉姆斯
【第2句】:所謂的「耳聰」,也就是「傾聽」的意思
------艾默生
【第3句】:「辯才」是一種將真理轉化為語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語言又能讓聆聽者完全理解
------艾默生
【第4句】:當我面對一群人,或是大眾傳播媒體談話時,我總是假想自己是和「一個人」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
【第5句】:有效的溝通取決於溝通者對議題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辭的甜美
------葛洛夫
要想使別人喜歡你——喜歡他,并且用所有語言告訴他你喜歡他。
——卡內基
首先深入你的言辭,再讓言辭深入你
眼色是女子們常用以補充她們對于一個男子的意見。
——小仲馬【法】
具有高度溝通技巧的主管,他也有可能擅長「欺上瞞下」,將真正的問題遮掩得天衣無縫。(阿奇瑞斯)
當我面對一群人,或是大眾傳媒媒體談話時,我總是假想自己是和「一個人」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巴伯)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必須謹慎選用字眼,務期這些字眼能使你振奮、進取和樂觀。
——安東尼·羅賓斯【美】
恰當地用字極具威力,每當我們用對了字眼……我們的精神和肉體都會有很大的轉變,就在電光石火之間。
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
和別人相處要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于他們尋求快樂的特別方式不要加以干涉,如果這些方式并沒有強烈地妨礙我們的話。
謙和的態度,常會使別人難以拒絕你的要求,這也是一個人無往不勝的要訣。
人與人天天密切地接觸,要互相付出代價的:要僅僅欣賞對方的優點,而不刺痛對方的.缺點,也不被對方刺痛缺點,雙方都需要有多方
篇2
【第1句】:先正確的評斷自己,才有能力評斷他人
【第2句】:你是否欺騙別人或自己?想清楚再回答
【第3句】:企圖說服不用大腦思考的人,是徒勞無功
【第4句】:認為整個世界都錯的人,極可能錯在自己
【第5句】:善意需要適當的語言和行動來表達
【第6句】:對于滿口“別人都說??”的人,問他“別人”是誰,就會看到他張口結舌的窘態
【第7句】:智者除了有所為還能有所不為
【第8句】:請求比命令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第9句】:除非你自己愿意被傷害,否則沒有人能傷害你
【第10句】:不要怕不公正的批評,但是要知道哪些是不公正的批評
【第11句】:不要批評別人的行為,除非你知道他為什么那么做
【第12句】:如果你想要更受人歡迎,多贊美少批評
【第13句】:善于發問使蘇格拉底成為當時的智者
【第14句】:你怎么說和你說什么同樣重要
【第15句】:思考可以隨心所欲,表達想法則必須謹慎小心
【第16句】:善于釣魚的人選用魚喜歡的餌
【第17句】:得到幫助最好的方式是開始幫助別人
【第18句】:友誼需要經常表達才能長存
【第19句】:不要太苛求抱怨的人,他把自己的日子弄得夠難過了
【第20句】:微笑是人際關系的第一通行證
【第21句】:爭辯永遠沒有贏家
【第22句】:不知道該說什么時最好閉上嘴巴
【第23句】:對別人所做的事情表示真誠的關心,可以和任何人相處
【第24句】:請求別人做事時,告訴他:做什么、為什么做、何時做好、在哪里做、如何做的更好
【第25句】:聰明的人知道何時停止說話,傾聽別人
【第26句】:態度決定一切
與家長溝通的心得總結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上表現是否一致,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會責任,要求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必須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種和諧的友情關系,從而多角度、多層次地發揮教育的功能,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與家長怎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呢?我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1句】:真誠交往,密切聯系教師要想與家長取得聯系,主動熱情地與家長相交,在心理雙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橋梁,以爭取家長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過家園雙方互相訪問,電話聯系;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通過這些活動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密切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還可定期開展家長個別咨詢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班上的嘉睿、戎騰、樂添、鄭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獨立性較薄弱。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獨立性呢?是這些家長們所關注的。因此在于家長的`溝通中,我建議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一些處理事情的機會:如洗自己的手絹、襪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業本、小畫書等。隨著孩子常時間的鍛練和培養,相信孩子們會逐漸增強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以上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與家長溝通的途徑。
【第2句】:尊重家長,增進理解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和家長存在許多不合作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師對家長尊重不夠或雙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師與家長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長,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不可擺出一付教育權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對家長進行旁敲側擊,使家長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長,并讓家長也理解教師,作為家長,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就會覺得臉上無光,教師在與家長接觸,不宜總是向家長指出孩子的缺點、短處,向家長“告狀”,不要用刻薄的語言指責,挖苦學生,應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客觀地交換意見,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養孩子的對策與辦法。
【第3句】:激勵幫助,搞好配合為了使家長與教師更好地配合,教師應激勵家長樹立教育信心,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素養,教師應多方面了解學生家長,根據學
生家長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對于后進學生家長來說,應幫助家長指定教育計劃,明確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豐等常有發現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為。事后會推卸責任或接受批評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家長進行反饋和溝通,希望家園共同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間,不要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話語。并建議家長采用“轉移注意”法,給幼兒予較多的關注,比方說: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緒緊張或怒氣沖沖時,可以帶他去跑步打球或進行棋類活動;引導幼兒經常從事這類活動有助于恢復他們的心理平衡,逐漸轉移侵犯性行為。
【第4句】:以誠相待,摒棄功利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往,是教育學生,培養學生成長的需要,不是處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是希望獲得老師對孩子多一些照顧和偏愛。因此,百般討好老師,尋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較好說話,就想辦法或利用節日給老師:“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沒有對他的孩子照顧好或存在誤解,家長便開始論頭品足,與其他家長結起伴來,言談中表示出不滿足或是做“最后發難”,使家長和老師不和諧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陰影,本來很快樂的學習生活,隨著成人的議論紛紛而留下傷痕。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堅決反對和杜絕利和交往直接或變相收學生家長的好處的行為,以維護人民教師的形象。
家長怎么和孩子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長怎么和孩子溝通,希望有所幫助!
【第1句】:身教重于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第2句】:要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第3句】: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第4句】: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第5句】:多贊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后。
【第6句】: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最后請家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第7句】: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平等相處。
小明已經5歲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時常常會這樣說,“去把杯子拿來”,“把報紙拿來”,“趕快去彈鋼琴”。
雖然有時候小明很愿意去做這些事情,可是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反倒沒有動力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