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人不是壞,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善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總看做是壞人。
【第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從不珍惜,就不要后悔;如果你從不試著去理解,就不要憎恨;如果你沒有親自經歷過,就不要妄加評論。
【第3句】:【禪語人生】諸事利弊共存,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無無弊之利,也無無利之弊。利大于弊則揚之,弊大于利則棄之。權衡利弊,諸事順達。
【第4句】:人不可為了求安逸、怕操勞而過度保護自我,這樣反而無法提升人格。真正的人格必須以身體力行來提升,永不懈怠。
【第5句】:【禪心佛語】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你的慈悲和智慧油然而生,你的愛就像飽滿的稻穗,你只想給予,你的喜悅,就像騰飛的鴿子,溢滿虛空。
【第6句】:【禪語人生】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欲不入。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
【第7句】:德國詩人海涅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真實的生命應該真實地過,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在誠信的基礎上才能夠成功,生命才有意義。
【第8句】:【佛心禪語】不解釋的,才叫從容。不執著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用心甘情愿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你在,世界就在。
【第9句】:【禪語人生】要想獲得食物,就必須一直尋找,只有這樣,才有機會。不要氣餒,就算找不到肥羊,至少能找到一只兔子。
【第10句】:生命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聚與散,隨著時鐘的時針緩緩地走動著,我們開始了數不盡的相遇,相知,相處,離別。不管怎樣,生命總需繼續,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好眼光才會有好發現,好思考才會有好主意。
【第11句】:【禪心佛語】世界是屬于青年人的,理所當然,禪文化的發揚光大也是屬于青年人的。這個世界的希望是青年人,佛教的希望同樣是青年人。
【第12句】:【佛家禪語】錢財,如果妥當使用,能讓我們邁向幸福;如果使用不當,會讓我們趨向痛苦。財乃一切善與惡的媒介,具有愛心與智慧之人,能善用錢財;自私與愚昧之人,則會使用不當。
【第13句】:我喜歡那么一種友情,不是那么多,不是那么濃烈,不是那么甘甜,也不是那么時時刻刻,甚至有時候會用年、十年、半個世紀去給它計時,它是那么少,那么真,那么久長。很多年后,我一回頭,你還在。
【第14句】:【佛心禪語】年齡:老年人往往更加幸福。隨著歲月的流逝,老年人逐漸學會了抓住使其幸福的事情,放棄容易產生麻煩和不幸的事情。
【第15句】:人活著只求心安無愧,你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并不建立在少數主觀、偏見者的好惡之上。人要是沒有這種堅持,這種自我做主的態度,他會活得很無奈?!葡壬?/p>
【第16句】:有些人不了解佛法,以為有苦惱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為佛教是消極、逃避現實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愈是有知識、有志節,要追求宇宙真諦、探討生命奧秘之士,愈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
【第17句】:有二凈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凈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混亂,如畜生趣?!峨s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3經
【第18句】:我們都在做夢。晚上做的夢是黑夢,白天做的夢是白夢。晚上的夢很容易醒過來,但是白天的夢很難醒過來。醒過來了就叫覺者,沒有醒過來叫迷者。
【第19句】:第八句:人生一場,別人追屋逐堡,我只要風花雪月,花棚石凳,小坐微醺,歌一曲,茗一杯,自得其樂。住宅舒適方便就行了,何必非要樓上樓下。一首歌,一杯茶,養養花,養養魚,享受自然之美不是很好嗎?
【第20句】:【禪心佛語】夢做太深難以清醒;話說太滿難以圓通;調定太高難以合聲;事做太絕難以進退;情陷太深難以自拔;利看太重難以明智;人做太假難以交心;書讀太雜難以求知。
【第21句】:【禪心佛語】沒有耐心的慈悲心是不會成功的。世上還有什么力量比慈悲心的力量大呢?誰不會為慈悲心讓路呢。
【第22句】:【禪心佛語】萬法皆是由因緣所生起,應當廣結善緣,普遍建立良好的關系,若能體會‘緣起’的道理,人才能生出一顆慈悲喜舍的心。
【第23句】:慈悲待人并不需要過多的話語,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傳達給他人。慈悲是一種真實的能量,它能融化人們內心的冰雪。
【第24句】:人應該在接納他人的愛與關懷的同時,學會給予和付出,這樣才會感受到舍己為人、不求任何回報的快樂和滿足。
【第25句】:【禪心佛語】生活中的修行,首先要做到的是平靜的接納,接納生活給你的所有,接納命運給你的一切,陪著自己的心在接納中平靜的走過,其次,要時時精進,不斷提升,讓心更加慈悲,善良,博愛,寬容。
【第26句】:【禪心佛語】所有人都需要愛,所有人也都需要給予愛。在實現大徹大悟那一天清晨,佛陀認識到,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愛、去理解的能力。但我們似乎就是不信,仍然繼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
【第27句】:學會彎下身子遷就,接受一切,就得到一切。無可無不可,心懷恬淡如流水行云,享受已有的,這樣生活才是真實的,我們做人做事也需要這種生活態度。順服,默默包容,忍受委屈,重壓之下依然從容。
【第28句】:【禪語人生】修行說起來沒有別的訣竅,它就是要自我否定、破除我執,就是要把蒙蔽在覺性之上的種種障礙,如貪、嗔、癡等煩惱,一層一層地剝掉。
【第29句】:菩薩千手千眼,凡夫也千手千眼。不同的是,菩薩千眼觀察眾生受苦,而以千手救度出苦;凡夫千眼看人家的不是,千手往自心中抓進煩惱。
【第30句】:【禪心佛語】佛祖說慈悲的升華是大慈大悲,它不同平常所說的要與人為善,它比與人為善做得更多。能做到大慈大悲的不一定只有佛,一個凡人領悟到其中的真諦后,同樣也可以做到大慈大悲。
【第31句】:【禪心佛語】人生中要走很多路:有一條路不能回頭,就是放棄的路;有一條路不能拒絕,就是成長的路;有一條路不能迷失,就是信念的路;有一條路不能忘記,就是回家的路。你要信心滿滿的走好腳下的每一條路。
【第32句】:【佛心禪語】自己打敗自己的失敗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成敗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健康和氣質,健康鑄就人生的變量,氣質成就人生的目標。
【第33句】:【禪心佛語】什么是健康:精力充沛,積極樂觀,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眼睛明亮,反應敏捷,適應應變能力強,牙齒清潔健康,對疾病有效的抵抗力,頭發光澤無頭屑,體重適當,身體均稱,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輕松。
【第34句】:【佛心禪語】最愛挑剔的人,最激烈的批評者,往往會在一個懷有忍耐、同情的靜聽者面前軟化下來。這位靜聽者,必須要有過人的沉著,他必須當著尋釁者像一條大毒蛇張開嘴巴的時候――靜聽。
【第35句】:【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求魚也。(孟子》)☆以您(宣王)現在的做法來實現現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這句話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勞而無功。
【第36句】: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歷程的潮漲潮落。只要悟透了其中的禪機,便會豁然開朗。生命也有保質期,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愿慎重地供奉在心里,卻未曾去履行。
【第37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能活得狹隘自私,而是應當利用佛法來開發自己的生命,令生命有光有彩、有意義、有價值。
【第38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掌聲,但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忘記了給予周圍的人掌聲。在生活中,想要活在愛的海洋中,你必須首先學會愛你周圍的人。
【第39句】:【禪心佛語】富貴也好,清貧也罷,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欣慰。更多的日子,以感恩的方式活著,內心也便多了一份溫暖的力量。盡管生活還未盡人意,但我心是知足的。
【第40句】:人人都想“擁有”,但問題在于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填飽了肚子,又求珍饈;娶了嬌妻,又妄想求得美妾;有了房舍,又求華廈:謀得一職,又求升官;得到千錢,又求萬金。寶貴的一生就在無止境地追求“擁有”中苦惱地度過了。
【第41句】:人生是一場未知的旅行,途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皆在眸里。倘若,在亂花漸欲處,入眸的,不迷茫,在紛紛擾擾處入心的,不擾心。動若清風,靜若秋水,在安靜中享受每一天的精彩,那也定是人生的極致之美!
【第42句】:【經典佛語】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了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
【第43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第44句】:【禪心佛語】佛法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就是本性,天上天下,只有自己的清凈本性,可以作依靠,包括釋迦牟尼佛都不可以依靠的。
【第4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如果從年輕時就有信仰,老來自己可以看經、念佛、禪坐,養成在生活中「以佛為伴,以法為用,以僧為友」,則老來不但不會孤單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豐富多采。
【第46句】:歲月的輾轉,自己知道這樣的日子有多么的辛苦。但是,我想我們還是很感謝老天讓我們做了一回人,經受了生活的洗禮,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在生活的重重洗禮下,我們懂得了:珍惜現在擁有的,努力去營造明天更美的生活。
【第47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48句】:【佛心禪語】巴爾扎克也說過:“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第49句】:【禪語人生】一個佛教徒身處樂境之中也絕不放縱自己,因為一旦陶醉在快樂之中而放逸身心,第二支箭便會帶來苦受。
【第50句】:【佛語悟道】與其荒謬地聽信空談,不如用事實去證明真理;與其聽別人說得不明不白,不如自己親自去看去聽以后再做判斷。所以,輕信不如學習,空談不如行動。
【第51句】:【經典的人生禪語】生活不能像行云流水那么安適,但可以努力營造一份小橋流水的恬靜;給生活一份清新的韻色,讓生命在快樂中清逸而悠遠。生活就是一個擁抱,一個笑臉,日子就是這樣,你復雜了它就復雜,你隨情了,它就簡單。
【第52句】:【禪語人生】星云大師答:佛教講“說時似悟,對境生迷”。有時候自己想要這樣、想要那樣,但是境界一來,就無法自主。所以修行就是要慢慢地增加自己的力量,要能說得到,做得到。
【第53句】:我們常常看見:一個人總是仰望和羨慕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仰望和羨慕著。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的眼里。
【第54句】:【禪心佛語】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既如此,何不在這花開的季節,淡去云煙,散去名利,不再抱怨,依舊追尋生命的溫情和淡然,不負人生地活一回,不辜負花開,不辜負歲月,不辜負來過。
【第55句】:【禪語人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打起坐來,心總是靜不下來,這是由于缺乏正當的合理的生活,從而造成修行的困難。
【第56句】:【禪心佛語】苦難來臨時,只有坦然面對,才能在苦難中戰勝自己,走出苦難。如果過于懼怕苦難,那么必然會導致在苦難中放縱自己,在苦難中放縱自己是錯誤的,這是怯懦的人生。
【第57句】: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隨它酒價高。若問此書何處出,十四無事編成文。忠孝善良傳當世,留與后人記在心。灑肉朋友朝朝有,無錢無勢親不親。相逢好比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第58句】:【禪語人生】在自然界的各種音響中,婉轉動聽的鳥鳴聲,從來就是人們最喜愛的大自然樂曲。幾千年來,鳥和音樂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古代《呂氏春秋.古樂篇》有許多關于音樂與鳥的記載。現代更有許多作曲家把音樂與鳥聯系起來。
【第59句】:【佛心禪語】一切境界都是業識心造作出來的。與其避境,不如煉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至誠念佛,則能轉業。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不念彌陀更念誰?
【第60句】:【禪心佛語】路再長也會有終點,夜再長也會有盡頭,不管雨下得有多大,總會有停止的時候。烏云永遠遮不住微笑的太陽。
【第61句】:【禪心佛語】世間人以「有」,來享受生滅法的人天福報;菩薩以「無」,來享受不生不滅,戒、定、慧的喜悅。
【第62句】:【佛心禪語】做事先做人,這是處事原則;立業先立德,這是做人原則。做事不做人,永遠做不成事;做人不立德,永遠做不成人。
【第63句】:恒順:水隨順不同的器皿顯現為不同的形態,遇方則方,遇圓則圓。修正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時以善的方法來引導,遇到惡人時以惡人接受的方式來度化。
【第64句】:【禪心佛語】經營自己的長處等于得到一筆高利率存款,它使人生不斷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等于借了一筆高息貸款,它使生命不斷貶值。勝出者皆是懂得揚長避短的人。
【第65句】:【精短禪語】四項最高回報的投資:【第1句】:讀書,去別人的靈魂里偷窺;【第2句】:旅行,去陌生的環境里去感悟;【第3句】:電影,去熒屏里感受別人的生活歷程;【第4句】:冥想,去自己內心的秘境里探尋。
【第66句】:【佛心禪語】暴風雨比起晴空萬里,當然更能喚起人們的警戒心。從內心深處,我們會發現更多的耐心、毅力、勇氣以及意志。
【第67句】:一個人的生命質量,都是在自己的內心運用、包容豁達中,活出一種幸福的價值,有句話這么說,心路才是出路,經歷什么樣的故事并不重要,改正自我的脆弱,用最短的時間思考和決定自己出發的時節。
【第68句】:【禪心佛語】夢里玄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雖真覺后假;閑中演偈談禪,言言酷似,說時雖是用時非。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粟喜堆山,金夸過斗,臨行時還是空手。
【第69句】:【佛心禪語】無論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東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別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第70句】:【禪心佛語】為人處世要行之有度,見好就收,貪婪會把你送向墳墓;給人留足面子,幫人挽回面子;得饒人處且饒人,趕盡殺絕沒好處;保留意見,過分爭執無益于自己;再好的關系也要親密有間;把握開玩笑的尺度,不要幽默過了頭。
【第71句】:律身唯廉為宜,處世以誠為尚。買不來有錢在,賣不出有貨在。民為衣食父母,官是人民公仆。明珠生于老蚌,猛龍藏在深潭。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男人應有骨氣,女人要有魅力。能領千軍萬馬,不干文藝雜耍。
【第72句】:【禪心佛語】回向不回向大有差別,如果你做善行不回向的話,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會有因果法則的報應,就會自然感得人天福報。但經過在菩提心里面的一個回向,就會把這種人天福報,有漏的東西,轉為無漏的功德。
【第73句】:自得解脫,解脫眷屬;自得調伏,調伏眷屬;自得寂定,寂定眷屬;自得度脫,度脫眷屬?!洞髮毞e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第74句】:不懼無常,隨處安心自在生活中常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一個人面對拂逆和不順,而人力又不能改變的時候,就應面對現實,隨遇而安。
【第75句】:【佛語摘抄精選】如伎兒,王前作樂,王許千錢。后從王索,王不與之。王語之言:“汝向作樂,空樂我耳;我與汝錢,亦樂汝耳?!保ā栋儆鹘洝ぜ績鹤鳂酚鳌罚?/p>
【第76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意義就是在于奮斗,人生的意義則在于積累.不要乞求的太多,每天一點點,日積月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富翁。所有的失望和不滿都是來自于我們自身的貪婪。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我們就會擁有整個世界。
【第77句】: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独阗そ洝肪砣?/p>
【第78句】:【佛心禪語】禪是不可說的,但是,對于愚鈍的我們,禪還是要說的,猶如不識月亮之為何物的人們,手指的作用是必須的。這就是中國禪宗史上大量的公案和悟禪詩出現的背景。
【第79句】:快樂沒有統一標準,更沒有可比性,但共同點是能使肉體和精神上的每一部分敏感活躍,所以,人只有在不斷追求中才會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滿足。
【第80句】:【圣經文案】313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第81句】:佛言:“即心即佛?!庇终f:“非心非佛?!比说男撵`時時都在受到污染,物欲橫流,人心不古。做人時時都要修心修德,不做惡事,哪怕是最小的惡;多行善事,雖然是最小的善。這是一種修身修德,自我提升。
【第82句】:【禪語人生】五曰擇友求“精”。石蘊玉而山輝,水含珠而川媚。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少而精,寧缺毋濫,乃其中之要義。
【第83句】:【禪心佛語】大量事實也證明,意識和大腦并非一回事。最近幾十年以來,科學家發現了許多沒有大腦的人和動物,這些眾生同樣有意識和感受,這足以推翻意識是大腦產物的觀點。
【第84句】:【佛心禪語】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是結論:幸福是一種基于內心的感受,倘若內心沒有滿足,物質條件再優越,也不會有幸福感。
【第85句】:【禪語人生】修行,治學、做人必須真真實實,扎扎實實,老老實實,理行并入,來不得半點虛假,光知修學佛法能了脫生死,你修證不到也是空枉。修法,治學、做人三位一體,最終還是落在真實。
【第86句】:【禪語人生】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去欣賞:那珠穆朗瑪峰上白云自由飄蕩,那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小草從容生長,那南極的企鵝酷寒中潔凈,那太平洋里的卵石翻滾中堅硬而且堅強。
【第87句】:【禪心佛語】聽的人一定要把成見掃除,只當一個一點知識也沒有的人,這樣子接受,才能接受到真正的原來的意思,否則的話,你接受的東西都是經過你自己的主觀改變過了的東西。
【第88句】:【禪心佛語】生命的鏈條就像一個前無始后無終的記賬卡,我們所行一點一滴的善業、惡業,都會在這個記賬卡上,刻下一道一道的痕跡,永遠不會消磨,也不會有絲毫的差錯。報應昭彰,如影隨形,可不懼哉。
【第89句】:【佛心禪語】在長達三年的拆遷過程中,兩位老法師遭遇種種獨有的“民宗局”待遇:上門談話、踢門。,以查賬交代不清為由威脅法師坐牢,一看到貴局某位副局長駕到,她們就被嚇得兩腳發軟,癱坐在地,這些情況您是否知情?
【第90句】:【圣經文案】214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
【第91句】:海濤法師有一句名言:“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的,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生命只是一個過程,如何活著則是一種態度。佛陀說:“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之間?!鄙绱硕檀伲覀儜摱谜湎?。
【第92句】: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是谷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么你注定永遠是個弱者。
【第93句】:【禪心佛語】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以自我為中心不是錯,是階段里可以理解的最好的自己。痛苦不是壞事,可以激發我們每個人的覺悟。
【第94句】:【佛心禪語】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里缺的是選擇,骨子里缺的是勇氣,肚子里缺的是知識,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
【第95句】:【佛心禪語】做人要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夠“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睙o為而無所不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這才是“無求”的最高境界。
【第96句】:【禪心佛語】人最可貴的是能思考,而且能提醒自己向善的方向提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活著,就要不斷的警醒自己要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有德行的人。否則,得到了人身,卻做了碌碌無為的庸人,實在是人生最大的損失。
【第97句】:過去事或善或惡,不復思量,思量則障道矣,未來事不須計較,計較則狂亂矣,現在事在面前,或順或逆,亦不須著意,著意則擾方寸矣。但一切臨時,隨緣酬酢,自然合道這個道理。
【第98句】:我們總是喜歡攀緣,不肯隨緣。原因是什么?就怕不順利。但是攀緣是不會得到順利的,即使順利也是暫時的,不會有永久的順利。只有一切隨緣,才能一切順利;只有永久的隨緣,才有永久的順利。
【第99句】:【佛心禪語】北京大學李哲:太虛大師作詞、弘一法師作曲——世紀性的強強組合,一個國度的極致,一個時代的巔峰。
上一篇:座右銘文案現實經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