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的養生要點_小滿有什么養生要點小滿雨水很大,而小滿的“滿”字就有兩種釋義,其一為形容莊家作物的飽滿程度,其二為形容雨水盈缺的情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滿節氣的養生要點(合集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篇: 小滿節氣的養生要點
1、宜健脾祛濕
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濕氣運化出去。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健脾祛濕上。
2、防熱病濕疹
此時天氣悶熱潮濕,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易引發腳氣、濕疹等疾病。因此,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衣物材質的選擇…
3、忌心神不寧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4、午睡勿貪涼
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規律,適當增加午睡時間,以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5、注意“防熱防濕”
小滿過后,天氣逐漸炎熱起來,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來臨。此時,大自然中陽氣已經相當充實,也處于一個“小滿”的狀態。根據此氣候的特點,此時養生的重點是要做好“防熱防濕”的準備。
第二篇: 小滿節氣的養生要點
原則一: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并且因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原則二: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原則三: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癥狀出現,那么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第三篇: 小滿節氣的養生要點
吃梅接命
梅子是中國獨有的水果。小滿前后正是梅子肥美的時節。
民間流傳:“吃梅接命”,吃梅子可以延長壽命。
吃一口梅子,兩邊腮幫子就會酸得流出口水。這是因為梅子刺激到了我們的腮腺。
在腮腺所分泌的唾液中,含有一種蛋白類激素——腮腺素,它可以使人年輕,所以有人把它美稱為“返老還童激素”。
梅子有多種吃法——
可以做醬,酸甜可口,能消食解油膩,促進皮膚新陳代謝
可以泡酒,特別好喝,還能調理失眠和關節炎 (做法,點擊:小滿:且趁青梅嘗煮酒)
采花為藥
金銀花是特別適合種在家里的藥花。它一個夏天可以開無數茬花,清香紛郁,沁人心脾。
初夏采摘的金銀花,留到盛夏時泡水來喝,有消暑防病的作用。(點擊閱讀:小滿,滿園花為藥)
“小滿”即安
二十四節氣之中,只有小滿,沒有“大滿”。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
大滿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一切達到極致后必然走下坡路。
而“小得盈滿”,是將熟未熟,將滿未滿,還有向上的空間,還可以“繼長增高”,這才符合中國人的理想。
上一篇:2024萬圣節南瓜燈制作步驟圖解
下一篇:夏至節氣歷史淵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