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一活動反思
《快樂的“六一”》是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個主題,本節課主要是在回憶“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的快樂中,感受集體生活的溫暖和社會對兒童的關愛,在關注世界小朋友的過程中,培養兒童的國際意識。現在,不少學生都自我為中心,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生活,他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很少有孩子想想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哪里。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強烈,對自己的喜好知道的一清二楚,可對社會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特別是社會對兒童的關愛及世界上的`同齡孩子的現狀也是知之甚少。
因此,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上,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回憶“六一”兒童節的歡樂心情,接著讓學生設想怎樣過“六一”,然后通過收集有關資料,了解到戰火中飽受磨難的兒童和生活在貧困地區兒童的不幸,體會到自己生活在溫暖的社會環境中的幸福,最后通過畫一畫,寫一寫,表達對戰爭中和生活貧困地區的兒童的關愛之情。
《品德與生活》課標指出:“在課堂上,要以兒童的現實生活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學會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感知,去體會,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設計“社會關愛”這個環節時,我就注重搜集學生身邊的信息,比如,學生體檢時、學校的電子顯示牌、班主任的照片等,學生們一下子興趣盎然,也很能接受。讓本課的一個教學難點也順利克服了。
當然,在本課中,還是有許多的遺憾。比如,在處理“六一的歡樂”與“戰爭的深沉”時,顯得有些生硬和突然,讓孩子們在情緒上有些不能接受;在材料的搜集上,我對學生的引導還顯得的不夠,使搜集的材料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課堂,我的語言還顯得有些零碎,課堂語言還顯得不夠規范和優美……
上一篇:新學期開始導語的教案
下一篇:新春社區游園活動策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