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1月1日上午在總統府主持2024年開年典禮暨元旦團拜,發表元旦祝詞“為下個世代點亮蠟燭”。馬英九說,下個一百年的臺灣人民,有權利期待一個和平、繁榮、和諧、進步的年代,他有信心,將來,下一代提及亞洲崛起、中國大陸崛起的驚嘆,也必然感受臺灣崛起、“中華民國”崛起的光榮。
臺灣今日新聞報道,馬英九說,今天是2024年的第一天,兩個多小時前,“中華民國”第二個一百年的第一道曙光照射在玉山主峰。百年交會這幾天,英九的心境非常清澈,自己像是站在一個歷史的分水嶺上,過去一百年,歷程清晰在目;未來一百年,理路明確可循。
馬英九說,回首后望,我看見先人篳路藍縷,以血淚締造今日的“中華民國”;引頸前瞻,“我想象一百年后的民眾,也將檢驗著我們這一代,我們創造了什么、引領了什么、解決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馬英九說,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深感責任重大;當一百年后的民眾回顧我們這一代,會不會像我們想起林獻堂、蔣渭水、胡適、孫運璇、李國鼎等人一樣,發自內心由衷地說:“臺灣有你們,真好”。
馬英九說,嚴長壽寫的《教育應該不一樣》書中有一段話:“教育不是裝滿一壺水,而是點亮每個孩子心中的蠟燭,讓他發光、發亮”;領導一個“國家”亦復如此。一個總統的挑戰,不只是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更是如何能豐富人民的選項,如何點燃下個世代人民心中的蠟燭,讓他們發光、發亮。
馬英九說,我們要點燃下個世代人民心中文明的蠟燭,就像百年來賴和、楊逵、鍾理和、鄧雨賢、呂泉生、錢穆、林懷民、侯孝賢等人,燃起臺灣人民心中美麗的文明之火。
馬英九說,我們也要點燃下個世代人民心中慈悲的蠟燭,一如一百年來北臺灣的圣嚴法師、東臺灣的證嚴法師、南臺灣的星云法師、蘭大弼傳教士、單國璽樞機主教、急公好義的身障英雄羅重盛、捐出畢生積蓄的榮民伯伯胡壽宏,以及法鼓山、中臺禪寺、一貫道與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會團體在救災與濟貧的長期貢獻。他們的點點滴滴,喚起了臺灣人民心中不滅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