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年團子、吃年團子,是每個人在春節都會干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
年二十八那天,我和表妹看見外婆在切筍、豬肉、豆干,就明白要做年團子了。表妹先向外婆撒嬌:“奶奶,我們也想做,好嗎?”“好吧!不過得先寫完今天的作業。”外婆笑瞇瞇地說。
那根本是小菜一碟,我不以為然地想。很快,經過一場“奮斗”之后,我們兩個終于把作業“打垮”了。趕緊收拾好東西跑到廚房,發現外婆竟然已經“開工”好一會兒了!我倆大聲抱怨道:“啊呀!外婆你怎么吶!”……“對呀!奶奶,快給青……”其實我和表妹都是第一次做年團子,以前看外婆做的時候覺得特別簡單,現在真的要自己做了,還真有點緊張。
外婆一邊忙著自己手里的活,一邊還不時提點我和表妹。在經過反復的折騰后,我們終于完成了各自的“完美杰作”。表妹做的是扁扁的寶葫蘆,我呢,做了一只瘦小的清明餃子。
很奇怪吧,因為我們不是做年團子嗎?其實,雖然經過了一番苦戰,但我們還是不會做年團子,只能馬馬虎虎做個湊數。不過,外婆還是夸獎了我們。等年團子都做好了,“大廚”老爸把外婆的杰作和我們那倆奇形怪狀的都放進了鍋里,開始煮了起來。
最后一件事,自然就是吃啦!我和表妹吃著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不像年團子的團子,臉上充滿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