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相伴初春香抒情散文
初春季節,仍感涼意依存,卻已偶爾細雨霏霏不斷,處處生機盎然,春雨滋潤山野,催醒復蘇萬物,春暖百花爭艷,草綠鳥語花香。鄉村田野,田間地頭,溝邊溪旁,處處可見野菜平鋪在地,不與萬花爭寵,靜靜地吐芽泛綠,一塵不染,孕育了一冬,只等把這春色點綴,蔥翠嬌嫩,一窩窩,一堆堆,一顆顆,一根根,不染紅塵,也不遜色,卻悄悄無聲去扮靚這溝壑山川,襯托這人間畫卷。
帶著泥土的芳香,野菜的香味,餐桌上的多了些時令美味。山野里的野菜,競相生長,散發出陣陣泥土的味道和特有的芳香。生長在平原、山溝卯梁,田埂上的薺菜、苦苣菜,苜蓿菜,白蒿、小蔥、馬齒莧、地軟菜、車前草、蒲公英、香椿和叫不上名字的各種野菜,競相染綠了田野,一片春的氣息,不由得讓人伴著記憶想去踏青,盡情去呼吸這新鮮的空氣,去欣賞這春的美景。
對野菜的感情,那是對家鄉的情感和眷戀,也是記憶深處永遠不能抹去的美好記憶,難以割舍的情懷。
小時候,春天到來之際,伴著野菜的芳香,到了周末,帶著小鏟,拿著小筐,跟隨母親、姐姐,一路嬉鬧,在田埂,在地頭,一邊尋,一邊挖。清明過后,麥苗返青,田間地頭、溝邊溪旁,到處都是,總也挖不完。野菜有的匍匐在地面上,有的與麥苗交織共生。找到一棵,興奮不已,用小鏟輕輕連根挖起,用兩個指頭捏著抖落松散的泥土,再把它投進小筐里,然后再去尋找第二棵,一會兒就能滿載而歸。回到家里,母親把薺薺菜摘根,淘洗干凈,用開水一過,去掉草腥味,用手擠掉水分,裝盤,散上鹽、把蒜剁成蒜泥,放上干辣椒面,油加熱冒煙之時,立即澆于調料之上,再澆上糧食醋和滴幾滴香油,攪拌均勻,一道春天里餐桌上的開胃時菜,飄著野菜獨有的香味,在唇齒間滑落,入口,苦澀中,回味十足。
有時候,母親閑了,早早做好一鍋玉米面攪團,玉米面在文火中慢慢熬,咕嘟咕嘟冒著泡,等快熟透了,母親拿來漏勺或者盤子,趕緊把鍋里已經熟透的玉米面糊糊舀出,熱乎乎的糊糊經過漏勺,落到冰水里,立刻凝固成一個個小疙瘩,老家人形象的叫它“漏魚”,盤子里也不閑著,糊糊一部分進入盤中,自然變涼,涼透了,盤子倒扣在案板上,一個成型的凝固狀,就是“攪團”。
吃飯時間了,母親,做好一鍋湯,把洗好的薺薺菜下鍋,炒一點蔥花,把攪團切塊,“漏魚”盛到碗里,放上蔥花,澆上滾燙的湯,放一點油潑辣子,鹽醋調味,一碗美味的帶湯攪團就成了我們的美味佳肴。薺薺菜做餃子餡,飄香四溢,含在嘴里,感覺到了面的筋道,更有野菜的回味和香味。地軟包子那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吃在嘴里,散發著調料和菌類特殊的芳香,脆脆的。馬齒莧菜做成的菜團,碧綠清亮,沾上酸辣蒜汁,也是餐桌上最早結束的.可口佳肴,讓人尋味,十足的讓人解饞,對我來說,那是小時候,最地道的農家氛圍,讓人記憶猶新,這是家濃濃的情和母親對兒女深深的愛。
一場春雨,層林盡染,枯枝樹丫間,枝葉泛綠,棵棵椿樹吐露新芽,最先冒出淺紅的葉芽,經過陽光雨露的滋潤,淺紅的葉芽演變成嫩綠的細葉。過了十天半月,大街上,市場里,處處可見,擔著擔子買香椿的,經不住誘惑,也去買點,嘗嘗鮮,拿回家淘洗干凈,用沸騰的開水氽燙一會,切成小粒,與老豆腐配對,芳香四溢,或者與雞蛋搭配,爆炒,味道美不可言,也不乏是一道美味佳肴,讓人回味無窮,唇齒留香。
挖白蒿,號苜蓿,更是一種童年的樂趣,白蒿生長在雜草堆里,根扎的很深,一不留意,就攔腰折斷,只能用小鏟慢慢從根部切斷,而苜蓿就好多了,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掐嫩芽,很快就滿滿一筐,滿載而歸,回家清理干凈,或蒸或做湯,或與肉一起炒,隨心隨意,樂在其中。
兒時,春天挖野菜與歡樂相伴,擁抱著春天的溫暖,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舒服著筋骨,伸伸包裹了一冬的懶腰,看看復蘇的野草野花,從松軟的泥土里拱出嫩芽,感受到了暖意融融的春風里送來的絲絲微涼,收獲著兒時的那份喜悅,那份感動,那份親情,那份溫馨和無憂無慮,那份野菜和家鄉泥土的芬芳。
野菜伴著初春的香味,讓我感知了濃濃的鄉情和溫暖和對失去親人的懷古。野菜,默默地生長在田野里、山坡上,水溪邊,既不爭奇斗艷,也不垂葉自憐;既無人澆灌,也無人施肥,怡然自樂,恬淡從容,默默無聞,笑看這云卷云舒的自然,面對著凡塵雜世的風風雨雨。有著廣闊的生長空間和旺盛的生命力和陪伴著鄉音、鄉情、鄉戀的生生不息的韌勁。
春風擺柳,柳絮飄散,春風吹響了第一聲柳笛,田野一片生機,野菜經過漫長寒冬的浸潤,鮮嫩的葉子更加蔥蘢,或是三三兩兩地散長著,或是一窩一窩的擁擠在一起,帶給人無限生機。在這充滿春意的原野,去踏春,呼吸著新鮮空氣,隨手挖些野菜回來,也是一種親近自然的樂趣。
春緩緩而來,與這野菜的醇香融為一起,享受野菜美味的同時,更是享受了親情的快樂,享受春天的美好,品嘗的雖然是美味,回憶的卻是歲月,忘不掉的是記憶,思念的是鄉情和永遠不變的鄉音,更是家的溫馨和親情的味道,也是母親深深的情,濃濃的愛。
故鄉的野菜格外香抒情散文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由于經濟落后物資缺乏,人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大家都過著風藏露宿粗茶淡飯的苦日子,一年到頭來有好多家的糧食都不夠吃,因此更不用說能吃上各色各樣的時令蔬菜了。然而我的故鄉的那些聰明能干勤儉持家的廣大農村勞動婦女們,卻用一雙雙充滿智慧的雙手利用當地豐富多樣的野生資源,從一望無垠的田野里山坡上溝壑旁,挖來一筐筐新鮮多樣名目繁多的各種野菜來,然后拿回家別出心裁的做成一道道爽滑潤口野味十足的美味佳肴,端到熱氣騰騰的餐桌上為我們貧窮苦悶的生活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和甜美無比的回憶。
記得我小的時候由于弟兄姐妹多,每年打得糧食總是青黃不接不夠吃,因此日子總是過得捉襟見肘緊巴巴的入不敷出,為了我們弟兄幾個盡量吃的暖一點飽一點,為此一向心靈手巧勤儉持家的母親可花了不少心思。每到翌年開春的時候,母親就會快著籃子到一望無際的田野里四處搜尋可以食用的野菜,然后采集滿滿的一籮筐拿回家里摘洗干凈,做成不同花樣的菜系以豐富我們簡陋依舊又缺乏新意的餐桌。
農歷二三月份的時候,一場春雨下來地里墑情十足,這時候故鄉一望無際的田埂上,溝壑旁就像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聚寶盆似得到處都一骨碌的冒出無數水靈靈鮮嫩嫩而且數也數不清的各色野菜,像叫什么花花菜,銀錢菜,地區亂,水芹菜,還有圓葉菜野小蒜山韭菜等等好多我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野生蔬菜,真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看得人是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小時候往往由于自己一個人瞎逞能想幫助辛苦勞累的母親分擔一下憂愁,于是經常和一幫年齡大小差不多的小朋友們,在一個風和日麗或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快上自家的竹籃子和大伙一起到一望無際的田野里采摘蔬菜,一路上大伙那是有說有笑非常熱鬧,就在歡快祥和的氣氛當中不經意之間一眨眼的功夫就來到了綠意盎然春光無限好的田野里。
到了地里大伙一窩蜂似得四散分開,凡是看見綠油油的芽菜類的植物,就爭先恐后你追我搶的拔出來裝進自己的籃子里,要不了多大一會兒的功夫大家各自的籃子里就會很快挖集滿滿一籃子的各種野菜,然后大伙又前呼后擁蹦蹦跳跳的往家里飛奔而去,為的是希望回到家以后大人看見這滿滿一籃子的輝煌戰果而夸獎一番。
哪料想母親每次看過以后總是略微把眉頭一皺然后流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苦笑,兒時的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籃子里裝的大都是一些不可食用的草類植物,能食用的卻往往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剛才還興致勃勃欣喜不已的內心不免烏云遮天失落一番,這時一向寬厚仁慈和藹大度的母親就會極力的安慰我:“嗯,不錯不錯,都能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了,俺娃兒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這時的我才會轉怒為喜破涕而笑,一下子又變的活蹦亂跳,精神頭十足的跑到外面和那幫兒時伙伴們玩耍游樂去了。
在我的記憶里曾清楚地記得母親一般都是利用勞作休息的間隙或者午間回家做飯的路上采摘野菜,順手之間也就不大一會兒的功夫,午餐和晚飯所需用的蔬菜也就全都有了。那時候最常吃的就是漫山遍野的花花菜和莧菜,在家里把采摘回來的野生蔬菜先去根洗凈,扔掉那些腐爛變質和葉黃齡長的老葉子,這時往爐灶里塞一把柴火燒半鍋熱水來,然后把剛才洗摘干凈的野菜放在滾水里燙一下,據母親說這樣是為了去除菜葉上的土腥氣,等一會兒不管是下面條直接放到鍋里生用,或者是下鍋油炒都不會有異味,這樣吃起來才會原汁原味最大限度的品嘗到她原來獨有的迷人味道。
由于地里野生的蔬菜多的是,于是母親就把多余的蔬菜過水戳干,然后涼嗮在院子里通風向陽的地方,等完全干透以后再收集起來存放到屋里,等到了冬天或者來年開春青黃不接或者家里有了遠道而來的客人沒有蔬菜可用之時,這時儲藏已久的各樣野菜就成了英雄有用武之地的香餑餑。
母親把包裹完好的干野菜葉子用滾水一燙,原來縮小變形的的野菜立馬就會水分飽滿肚皮鼓鼓的迅速膨脹恢復到先前的樣子,這樣一來等一會兒招待客人用的午餐也就不用擔心了,一眨眼的功夫一鍋熱氣騰騰芳香四溢的.人間美味就又新鮮出爐靜等著大伙和客人一起來狼吞虎咽盡情分享這人世間少有的美味佳肴了。
這些野生的蔬菜不但可以煎煎炒炒,而且有時候母親還別出心裁的把這些野生蔬菜和面粉用水和勻以后攪拌在一起放在籠屜上蒸熟來吃,也是別有一番難以言表的清香美味。有時候做成鮮嫩爽滑的包子,或者用來烙饃的時候做卷菜,就像今天的雞蛋餅似得加一些生菜在里面,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但增添了觀賞欲還會激起你饑腸轆轆的強烈食欲,讓你忍俊不禁,盡情享受。此外有的時候還把這些過水戳干了的各色野菜剁碎做包餃子的餡料,然后心靈手巧的擺滿一桌造型不已形態各異而味道也不盡相同的各色風味的水餃,也是餐桌上人見人愛爭相選擇的一道亮麗的美食風景線。
小時候饑腸轆轆的我們好不容易看見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就忘了手足之情的你爭我搶,有時甚至為此不惜大打出手,而此時還在廚房忙碌的母親就會飛快的跑過來笑聲說道:“看你們一個個那饞樣好像是餓死鬼托生似得,來來來,別搶別搶都有份的放心吧夠你們吃飽的。”說時遲那時快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又在母親那充滿慈愛和關懷的吆喝聲中端上桌了。
不只是農田里才有野生的蔬菜,在我家門前的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畔,也有兩種可以食用的美味野生蔬菜,那就是用來當就飯吃的水芹菜,把采集而來的水芹菜剝洗干凈以后,放在一個瓦制的罐子里放上油鹽,味精等調味品來回的攪勻,然后蓋上蓋子等過兩天調味品全部與水芹菜溶解在一起了,一壇色香味俱全的上好腌菜也就渾然天成靜候出壇了。
而且就在緩緩流動的水面上也有一種圓形的野生蔬菜我們通常都叫他圓葉菜也是可以隨鍋下面條用的,不管是哪一種野菜都有他獨特的味道,總是讓人百吃不厭,甚是想念。
此外遠處的山坡上還有野生的調味品那就是野生的小蒜以及野生的韭菜,小蒜可以用來搗碎做成調面條的汁液,韭菜不但可以做菜吃還可以包成味道鮮美的餃子,無論是哪一樣野生的蔬菜都給當時饑腸轆轆,食不果腹的我們這些窮人家的孩子帶來了無盡的味覺盛宴和甜美無比的精神享受。
如今雖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色各樣的時令蔬菜,但卻遠遠不能和那些饑荒年代給我帶來食欲和甜美感受的野生蔬菜同日而語相提并論,不知道何時才能有機會再次品嘗到故鄉那鮮嫩嫩水靈靈而且還爽滑潤口和野味十足的野生蔬菜喲!
挖野菜的抒情散文
那天下午,我和兩位嫂子去我們村子的后山溝里挖野菜。
說起我們村子過去的后山溝,荒無人煙的,溝溝坎坎,還有那些黑黑的窯洞洞了,人的確有點害怕。那些窯洞是祖輩用自己的雙手修建的幸福家院,在這里,家家戶戶都有。聽老一輩人說住窯洞,冬暖夏涼。現在的我們未曾住過,看見這些窯洞,想起當年人們生活的艱難和困苦。那是祖輩一撅頭一撅頭挖下的家,現在都成了廢墟了。那黑黑的窯洞,曾經是多么的幸福家園啊!
山溝溝的土地是一家分一行子或幾行子,家家戶戶都有地,路又不好走,播種也難,機器進不去,全憑人工播種收割。村民提起就來想哭。不種怪可惜的,種吧累死累活的,一年收不了多少。在說了人們去種地時,都是三五成群的,害怕那些窯洞。
自從前年政府修了路,外地人也承包了地,土地種上了牡丹花。可是路還沒完善,還在繼續修繕中,人也在溝里進進出出的多了。現代化機器也走進去了。每年的四月份牡丹花開了,這里一塊是白牡丹,哪里一方是紅牡丹……顏色可多了。每年四五月份來我們后山溝溝賞牡丹,游人還不少了。我們稱它“后花園”了。村里的人都說:黨的政策就是好!我們山溝溝的小路變大路了,窮溝溝變富溝溝了,路都一直通到北京城去了。
今天我們走小路去挖野菜,因為大路正在修建,不讓人走,危險。我和嫂子三人分別提著手提袋子,籠子,拿著小鏟子。嫂子們都比較熟悉這山路,因為嫂子經常去這里干活,我在嫂子的帶領下,沿著崎嶇的山路,一會兒攀援,一會兒下坡,我穿的高跟鞋比較難走,深一腳淺一腳。我第一次走這山路,看著這一層層的梯田上,種滿了牡丹花,花蕾才顯露出嫩嫩的幼芽兒。在太陽的照射下,那些牡丹花株個個生機怏然,我們生怕踩著或是碰著,小心的走著。山路左一轉右一彎的里程,我攀草扶枝的跟在嫂子的后面。
不過還挺快活的,一會兒,就來到了溝道里。山溝里的兩岸上,花可多了,向上看兩邊的迎春花都開著黃燦燦的,在春風中笑的開心,開的熱鬧,你擁我擠的。有的花開盛了,春風一吹,落了滿地的金黃,我們踩著,我還時不時的撿拾起來,這真是: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古人云:花無百日紅!這速速飄落的花,這滿地的金黃。
這時,我想起《紅樓夢》中林妹妹葬花的情景來!令我傷感了。這滿山的崍坎上的`花,這一片那一溜的黃中黛綠的迎春花,那墨綠墨綠的顏色,那金黃色的顏色。在枝頭綻放,在枝頭垂落的。啊!低頭又瞧見這星星點點的碎花,顏色也很多,有白色,有紅色……,藏于在那深綠色的葉子中,有的竟然偷偷的好像在向我笑。再看這一片,那一片綠油油的野菜,我們快人快手的挖著。
啊!我瞧著,看著,想著,這滿山遍野的花開了又落了。落了又開!我就不由自主的唱起了歌曲《葬花吟》了,自覺有些悲傷。又唱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兩位嫂子聽罷,又給我拍手,又豎起大拇指點贊,叫好。
嫂子說:“你又挖野菜,又折花的,還拍照的……。現在還唱歌,有你來我們真開心啊!你嗓子也真好,聲音亮!下星期你放假還帶你來呀!你再唱給我兩聽,你挖了多少野菜了,我看看?”當她兩回頭一看時,竟然是滿滿兩塑料袋子了。嫂子忍不住又夸獎我了:“你干啥都麻利,挖野菜我們都挖不過。花也看了,相也照了,歌也唱了,菜也沒少挖,能媳婦。”夸的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們一起回家吧!提著這裝滿一袋子一袋子的綠色野菜,高高興興的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走一走,歇一歇我邊走邊唱著《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歌聲在美麗的山溝溝回蕩,幸福的生活再向我們招手!在向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招手啊!
春天到了野菜飄香作文
每天的飯桌上都會出現一盤炒野菜,不是炒蘆蒿就是炒枸橘頭,總之每天都變著品種吃,味道鮮嫩無比。野菜也就春天才好吃,因為它剛發芽,很嫩。
我最喜歡吃的'是炒蘆蒿,和菊花腦雞蛋湯了,蘆蒿那種特殊的味道吃了齒頰留香。估計蘆蒿對人體有藥用價值吧!待我有時間上網去查一查。聽爸爸說,蘆蒿被選上國宴了,蘆蒿也被日本,韓國,美國一些國家的人所喜愛,所以蘆蒿也出口了。作為蘆蒿的家鄉人,我感到自豪。菊花腦燒湯打個雞蛋,那味道好鮮美啊!每次我都吃很多。菊花腦的藥用價值我知道:它具有清肝明目的效果,吃了可以降低身體的火氣。涼拌枸橘頭也很好吃,開水稍燙下,加入鹽,糖,麻油拌拌,口感甚佳。它也是清肝明目的。
野菜好吃,如果自已去野外采來的,吃起來更是別有一番滋味。野外有很多的野菜等著我們去采,除了上述說的,還有薺菜,野水芹,母雞頭,馬蘭頭。真是種類繁多呀!
同學們,清明去郊外踏青,采野菜吧!不要浪費了春天送給我們的禮物喲!
上一篇:清明節祭祖標語大全聚集200條
下一篇:國慶黨日主題標語匯編三篇